直到时间的尽头:追寻宇宙、生命和意识的最终意义(5)
2023-12-21 来源:飞速影视
故事给出的是虚构的国度,我们在其中追随着经验远比我们丰富的人物。在故事这块钢化玻璃的保护下,我们通过借来的眼睛密切观察着大量未曾经历的世界。正是通过这样的模拟情节,我们扩展并改进了直觉,使之更加敏锐、灵活。面对不熟悉的事物时,我们不会去心里的“知心姐姐”那儿翻检答案,而会通过故事在内心形成一种更细微的感觉,它关乎如何响应及为何如此——这种内在的认识会指导我们未来的行为。培养内在的英雄气概,是与风车作战一事所发出的遥远的召唤——这就是我,以及很多别人,读罢阿隆索· 吉哈诺的冒险故事时的感受。
我们将故事的适应性效用比作飞行模拟器,那对模拟器本身我们该如何设置呢?什么样的故事才能让模拟器运转起来?我们可以采用创意写作入门课课纲第一页上的答案。讲故事的一条铁律是要有冲突,有困难,有麻烦。吸引我们的是需要清除里里外外各种艰难险阻才能达成目标的人物。他们的旅途,无论是字面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的,都让我们坐立不安,猛翻书页。当然,故事里最抓人的部分在人物、情节和讲故事的技巧本身上都采用了让人惊讶、愉悦乃至肃然起敬的手法,但对很多故事来说,去掉冲突,故事就无甚可观了。
在叙事的飞行模拟器上运行的内容,其达尔文式效用也是如此,这绝非巧合。没有冲突、困难或麻烦,故事就失去了其适应性价值。如果约瑟夫· K.乐于承认无端之罪,对不公的惩罚也逆来顺受,那这个故事三两下就能翻完了。没有别的叙事调整能带来足够的冲击。如此,桃乐丝也会欣然交出红宝石鞋,走下黄砖路,融入了东国。只模拟晴好的天空、教科书般完美的发动机和模范乘客,都不能让飞行员准备得更好。排演现实世界的用处,是在碰到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会很难应付的情境时体现出来的。
- Yukai Du -
关于故事的这个观点也许也能解释,为什么你我以及所有人,每天都会花上几个小时编造我们不太可能记得、更不太可能跟人分享的故事。我说每天,意思是每天夜里,而我说的故事,就是我们在快速眼动(REM)睡眠中产生的那些。弗洛伊德写出《梦的解析》已逾百年,但关于我们为什么会做梦,人们仍没有共识。我会读这本书是因为初中上过的一门课,名叫“卫生”(对,真的就叫这个名字),是一门有些怪异的必修课,由学校的体育老师和运动教练来上,主要讲急救和一般的卫生标准。因为教学内容不够填满整个学期,这门课还强制要求学生来做报告,主题只要有点儿关系就行。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