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画里的“王孙美学”(6)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其次,在工笔设色的宫廷风格上写意。王孙画派从一开始,艺术的精神就不在禁宫了。王孙们想给精致而又工笔化的皇室生活加一个写意的布局,在华贵的设色旁添一抹水墨,引一股轻风吹皱严谨的线条,还要给现实的画面一团温暖柔和的光,以放松紧绷或不得不端拱的宫廷姿态。
怎样借助青绿设色表达难以言喻的自我?王孙们并没有打算彻底放弃烙印在他们心灵底色的皇家青绿,而是从装饰性的浓郁退到表现性的淡然,他们在青绿着色上直接写意,用淡设色的皴染消解了皇家无处不在的金碧青绿,在心灵的“青绿”和精神的“写意”之间,将王孙的心灵和士人的精神重叠在一幅画上,相看两不厌,还可共一夕谈。
新旧的不同在于,院体以金碧青绿为装饰性的主色调,而王孙派则以淡绿皴染为写意底蕴。就这样,王孙们将母体渐渐疏离为背景,这种带有淡淡忧伤的典雅,来自对“水墨表现”的妥协。不妥协是对皇家艺术保守主义致敬的姿态,妥协是对士人绘画精神的臣服。作为“写意”所要表现的自我,早已被各种社会关系驯化成“非我”,艺术的使命是将它们还原并表现出来,这就是宋代士人追求“写意”的价值,王孙们也许体验更深刻。
宋代画坛,原本工笔与写意并驾,青绿与水墨齐驱,王孙画家们在这两者之间得意悠游、任意摇摆。他们不慌不忙,淡定从容,并没有在追逐时尚中迷失他们传统的保守主义风格,他们懂得他们的血管里涓涓汩汩的青绿血液,是一笔足够他们挥之不去的艺术遗产。他们并没有想脱胎换血去皈依水墨的洗礼,也没有强烈地非此即彼的分别心。相反,包容的教养,使他们分外珍惜青绿的艺术表现力,写意在色温的渐次过渡中也许更恰如其分。一般来说,自下而上的“下克上”行为,则多具有风暴般的革命精神,而自上而下的变革则更多包容的气质。
如果按作品风格归类,它们既不同于院体,也没有屈服于“逸笔草草”。王孙画家,无疑来自同一个艺术亲缘,每一件作品的坯子都天生一幅皇家院体艺术的底色。浓重堂皇的青绿山水、典雅富丽的设色花鸟,这些在接受严格而又准确的沿袭训练后的习惯,工笔与敷色的院体传统或教条,通过他们的艺术激情,不断地获得改良与矫正,竟也演变为日后不断传承的雅驯,自然而然保持了皇室的精神品位,严谨、典雅、富丽,沉淀为一种潜在的不妥协、不退让的精神质地,生成了中国绘画史上的保守主义格调。
(作者近著《文化的江山》1-7卷,中信出版社)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