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大唐帝陵》解说词(1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然而,兵临城下仅仅只是噩梦的开始。弑兄逼父的原罪,才是民心离散的祸患之本,如何能让天下万民归心,成为李世民登基之后面对的最大考验。自2002年起,考古学家们对昭陵的北司马门遗址进行了全面的勘探和发掘,在出土的大量文物之中,这些装扮奇异的残躯和斑驳难辨的铭文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结合历史文献,学者们证实,这些石刻残骸就是唐朝历史上著名的昭陵十四国蕃君长像。一千多年以来,由于战乱和人为的损毁,他们昔日的面容已经满目疮痍。
但很少有人知道,在这些残存的乱石之中,仍然蕴藏着这位帝王威仪天下、宾服四夷的宏阔经略。在华夏大地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之中,中原王朝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冲突从未停止。公元前后,匈奴人建立了第一个草原帝国。六个世纪之后,突厥人又疾风暴雨一般席卷了整个蒙古高原。虽然在隋文帝开皇年间,曾经强盛一时的突厥汗国被正式分裂成东西两部,但他们给中原政权的威胁并没有因此而减少。
隋炀帝大业末年,高祖李渊于晋阳起兵,也不得不在突厥的虎视之下卑辞厚礼、改旗纳贡。然而,和平并没有真正到来。大唐帝国之后,颉利可汗即位,不但越发言辞悖傲,请求无厌,而且多次联合割据于河套地区的梁师都政权,发兵南下,渗入唐朝腹地,显有入侵关中,进逼长安之势。武德七年,公元624年的夏天,素来老成持重的李渊也不堪袭扰,甚至萌生了焚毁长安、迁都避匿之念。
虽然在李世民的极力劝阻之下,这座风华绝代的城市侥幸得以保全,但对于强悍的突厥骑兵而言,初生的唐帝国仍然如同一只随时待宰的羔羊。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八月,东突厥颉利可汗探知李唐王朝发生政变,顿时大喜过望,率领十余万骑兵从泾州方向入寇,在距长安城仅四十里的渭水北岸安营扎寨。同时,指派心腹执失思力遣使长安,企图刺探长安布防之虚实。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战争阴云,李世民恨不得马上与突厥开展。但作为一个刚刚继位的大唐天子,李世民知道自己绝不能草率行事。隋末战争的创伤至今尚未痊愈,国家贫困,民生维艰,不堪重负的帝国百姓早已无力支撑庞大的战争消耗。而刚刚经历玄武门之变的帝国政局,更是危机四伏,暗流涌动,一旦与突厥全面开战,内忧外患一并袭来,后果不堪设想。
虽然,此刻的李世民早已做好了与突厥议和的心理准备,但为了赢得更多的谈判筹码,李世民依旧摆出了一副势与突厥决一死战的强硬姿态,他下令,将执失思力拿下斩首。最终,在执失思力的慌忙请罪之下,李世民才令左右将其押至门下省囚禁。随后仅率高士廉、房玄龄等六人策马疾驰至渭水南岸,厉声斥责颉利背弃盟约,以为疑兵之计。颉利见使者去而未返,又见李世民竟然仅率麾下六骑而来,顿时心生狐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