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基因组计划”首席科学家吴东东:人为何比动物更聪明(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记者:研究团队通过对不同灵长类演化支系的系统生物学比较发现了什么?
吴东东:我们有很多意外的收获。除了关注人类自身的一些性状,如大脑、骨骼进化,我们在不同的灵长类支系中也发现一些有意思的内容。其实灵长类动物的表情多样性是非常高的,比如说,猿跟猴的差异,猿没有尾巴,猴子有尾巴。我们发现有些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到尾巴的发育。比如说,长臂猿的前肢非常长,我们在长臂猿的支系中发现很多骨骼和四肢发育相关的基因显著的改变。还有一群吃叶子的猴子,它的食性、消化基因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当然,我们这个系统生物学的比较研究,对于研究表型进化的遗传机制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面谈》直播截图。
多学科交叉融汇
灵长类艾滋病疾病模型研究有新发现
记者:研究中,多学科交叉揭示亚洲叶猴社会复杂性的遗传机制,为什么是多学科?意义在哪里,有什么收获?
吴东东:因为我们这项研究涉及到很多不同学科的手段,不同学科的数据。比如说,这个基因组是最重要的,还需要生态学的数据,一些生态因子、环境因子,包括一些古地理学、古气候学、化石的时间点数据,所以我们综合了不同学科的数据和研究方法,来探究社会复杂性背后一个机制的问题。灵长类的进化经历了6500多万年的历史,从独居的夜行性祖先,到今天高度发达的人类社会,交流与合作、群居与社会化,促进了灵长类大脑的发育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并演化出了包括重层社会在内的、多样化的社会系统。传统的社会生态模型将这种多样性解释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传统的社会生态模型遇到了很大的瓶颈,比如其很难解释为什么生活在同一环境中的同域物种却表现出不同的社会系统结构。尽管最新的研究发现——灵长类动物的社会演化受系统发育信号的影响,即遗传自一个共同祖先、并随着物种分化而逐步演化。
然而,目前人们对灵长类社会系统多样性的遗传机制知之甚少。为探索这一悬而未决的热点问题,我们以亚洲叶猴为研究模型,采用多学科交叉手段,结合生态学、古气候学、古地理学、化石记录、灵长类社会学多重表型以及基因组学等方法和数据,揭示了亚洲叶猴多样化社会演化的行为学、生态学和遗传学机制。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