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近期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看美国宏观政策的变化(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盈亏平衡通胀对通胀预期还存在系统性高估,修正后的通胀预期还在2%以下。盈亏平衡通胀不仅包含通胀预期,也包含通胀风险溢价(Inflation Risk Premium)。通胀风险溢价是指投资者为规避未来通胀的不确定性,要求债券收益率给予的补偿,将抬升盈亏平衡通胀。本轮盈亏平衡通胀上升中,通胀风险溢价上升是一个重要原因,剔除这一因素后通胀预期与美联储2%的目标仍有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短期通胀预期上行是否代表中长期通胀的趋势性变化仍有待观察。关于通胀走势,目前美国有两派观点。一派认为拜登政府财政刺激计划规模过大,可能带来通胀压力;另一派认为不存在持续通胀的压力。需要指出的是,两派分歧的焦点在于中长期通胀。

四、从长端利率上行事件看美国宏观调控的变化及影响


从单一事件看,近期的美国长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可视为经济复苏过程中正常的市场波动。但值得思考的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其中扮演了何种角色,美联储为何未作反应,美国宏观调控理念是否已发生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将产生何种长期影响。
第一,美国宏观调控理念转向“高压经济学”,政策因素导致的金融市场波动可能加大。此前美国的宏观调控框架对过度刺激有所保留。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当失业率还在9%以上时,美国财政政策就停止扩张、开始紧缩;当失业率从9%降到6%左右的时候,美联储就开始削减购债规模。此后,美国经济学界越来越多的人认为,危机后经济刺激不能过快退出,需要利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高压,将美国经济快速推出低谷,实现“V”型复苏,将经济带入相对过热的状态:因此政策重心不应只让GDP回归之前的水平,还要解决贫富差距过大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把低收入人群拉回全面就业、共享发展红利。这一主张被称为“高压经济学”(High Pressure Economy)。现任美国财长耶伦就是这一主张的支持者,她在2016年美联储主席的任上就曾表示,需要通过“高压经济学”扭转金融危机造成的产出损失、工人失业以及可能的经济伤痕。
带有现代货币理论色彩的拜登经济学,是美国在经济和社会结构长期变化的情况下所做的中长期政策转变尝试,可能代表了美国政府今后相当长时间内的基本政策选择。
目前美国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践行“高压经济学”。最近出台的1.9万亿美元财政刺激,即便是在主张积极财政的Larry Summers 看来也属于规模过于庞大。而且拜登政府还在酝酿约2.3万亿美元的就业计划和1.8万亿美元的家庭计划。美联储已于去年采用了平均通货膨胀目标制,为货币政策反应滞后于通胀上行预留了空间。特别是,耶伦和鲍威尔在描述劳动力市场时,强调目前失业人数比疫情前仍多900万人。而疫情前美国经济就处在相对过热的状态,失业率3.5%,为1970年代以来最低水平;CPI同比2.5%,为2年以来的相对高位。对标疫情前的状态,表明美国宏观经济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上“不达目的不松油门”的态度。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