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用毕生谱写中国战歌|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1(12)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史沫特莱访问新四军军部期间,在泾县章家渡与新四军军医处卫训班学员合影
到1940年4月,由于史沫特莱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和日军对游击队的钳形攻势加紧收缩,史沫特莱离开战区,前往重庆。在重庆,她与国际新闻界及外交使团又恢复了接触,发表了多次演说,又于6月前往贵阳为胆囊手术做检查。8月26日,史沫特莱抵达香港继续就医。卧病期间,史沫特莱一边休息一边写作,对英国在香港的卫生、教育和福利政策写了一篇措辞尖刻的抨击性文章。1941年1月初,皖南事变爆发,国共双方关系破裂。这一事件使史沫特莱感到震惊和无能为力,她断定,也许最好的选择是回美国去,恢复健康,写一本书,做一些事情影响公众舆论以支持中国的抗战努力。5月,她搭乘一艘开往加利福尼亚的挪威货轮回国了。此刻,史沫特莱确信,远东的前途取决于华盛顿和美国的公众舆论。她正回到舞台中心,决心为这场辩论做出贡献。
六、回到美国: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支持
1941年5月下旬,史沫特莱回到了美国洛杉矶。此时的她,年近半百、身无分文,除了1934年短暂的来访,已经阔别祖国21年。这一年,皖南事变给远东带来的潜在危机迫使罗斯福总统重新考虑他的对华政策,即向国民党和共产党人提供均等的支持,以作为牵制日本的最有效策略。8月14日,罗斯福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了《大西洋宪章》,其中第三点即为支持各国人民选择政府形式的权利。
为了向美国公众宣传一种修复统一战线的政策,史沫特莱作为为数不多的十分熟悉中国共产党人的非共产党人士,成为进行公开演讲的颇受欢迎的人选。史沫特莱在各地演说,感情激动地吁请美国对英勇的中国人民增加援助,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各种政治信仰的美国人都开始接受一个强大团结的中国是保障美国在亚洲利益的关键这一观念。到了9月,史沫特莱加入由政界、教会、商界、学术界和新闻界人士组成的洛杉矶支援中国委员会,她竭力主张美国应该向所有轴心国宣战。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震惊了包括史沫特莱在内的所有美国人,她继而在讲话中猛烈抨击那些“武装和装备了”日本的美国商人,并断言:“对于日本人煽动种族仇恨的宣传唯一有效的反应只能是以平等的态度给予中国全面的支持和援助。”
太平洋战争使得史沫特莱成为举世瞩目的人物,她于当年年底完成了《中国的战歌》一书的草稿,并于10月中旬启程前往纽约打算对书稿进行最后的润色。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