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沫特莱:用毕生谱写中国战歌|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1(7)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有什么要紧?”鲁迅愤慨地说道,“总得有人出来讲话!”⑦
史沫特莱说服鲁迅另拟了一篇就屠杀作家、文艺家而呼吁西方作家援助的公开声明,由茅盾润色后,史沫特莱把它翻译成英文,之后,她安排人把文章带往纽约、柏林、莫斯科等地发表。这篇文章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很大反响,五十多名美国作家联名抗议国民党杀害中国作家的罪行,数以百计的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艺术家的抗议函电涌入了国民党总部,使国民党大为震惊。
然而,国际国内形势仍在恶化中。1932年上海“一 · 二八”事变前不久,史沫特莱被她所供职的《法兰克福日报》解聘了。当时德国的政治气候已发生变化,并且由于史沫特莱敢怒敢言,国民党政府曾先后三次向德国政府提出解除其记者职务的要求。在解聘史沫特莱后,报社指定了一个德国人接替她的职务,这个德国人后来当上了纳粹的宣传部长。
失去工作的史沫特莱不得不节衣缩食来维持生活。她开始整理自己曾发表过的作品,编撰成《中国人的命运》一书并于次年出版。史沫特莱对江西苏区也很感兴趣,虽然因各种客观阻碍未能亲自实地探访,但她掩护过不少来自苏区的地下工作者,为他们请医找药、藏匿文件,向他们询问了解苏区的情况。她当时的受访者中有两名红军指挥员,一位是后来在1938年牺牲的周建屏,另一位是50年代作为中国派往越南的高级军事顾问陈赓。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史沫特莱写出了第一批向西方介绍江西苏区的文章。此外,史沫特莱也开始根据自己搜集、采访到的资料,着手撰写《中国红军在前进》一书,希望报道工农兵和知识分子反迫害、争取自由民主的斗争情况。由于史沫特莱和中国红军的秘密联系,国民党和英国警方进一步加紧了对她的监视,她不得不频繁在法租界更换住所。一天,美国驻上海领事馆的一个官员邀请史沫特莱吃饭,想让她当特务,为美国提供有关中国共产党的情报,但是被史沫特莱坚定地拒绝了。
1933年初春,史沫特莱疾病缠身,精疲力竭,但她最为关切的还是那部有关江西苏区的著作。当莫斯科的一家出版社表示愿意为这本书预付稿费时,她决定前往苏联休养身体,同时进行写作。然而,当她在苏联完成这本书,并获得不菲的稿费收入后,史沫特莱的内心却依然渴望回到中国。于是,史沫特莱返回美国,希望可以找到一份报社驻中国记者的工作。然而由于她的观点难以符合大部分重要报刊的宗旨,和正面报道蒋介石、相信中日战争可以避免的基调不符,她未能如愿。虽然她没能找到一份固定的为报纸写作的工作,但她还是决定回到中国。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