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入数万、顶流推手?综艺编剧:“我们只是明星出气筒”(4)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很多项目里,台本编剧数量最为有限,因人员紧缺,不少编剧需要“从头跟到尾”,从前期策划到完成台本,再到现场录制Follow艺人。和马拉松式的策划会相比,录制开始后,编剧的工作强度更大,昼夜赶工的情形并不罕见。
项目组年龄最小的编剧于多多,初入行时做的是一档卫视综艺节目,节目开录后,几天几夜没睡上觉,唯一的喘息之机是“(节目组)给你半小时,回棚旁边的酒店洗漱,然后立马回来”。那次录制还没结束,一向不长痘痘的于多多就发现,自己半张脸都爬满了红疙瘩。
电视综艺圈的人常挂在嘴边的吐槽是,台里“把女人当男人使,把男人当牲口使”,但从电视台跳槽后,江黎发现,市场化的制作环境中,这样的工作强度更是常态。
作为台里资历较老、有热播作品的编剧,江黎在两年前被外部制作公司高薪挖角,然而高薪的背后,是对编剧时间、体力和精力的极致压榨。初到这家综艺制作公司上班时,老板热情地带江黎参观了一圈办公区,最后指着休息区放着的两张高低床说道:“我们公司很人性化,特意给编剧组准备了床,免得大家熬夜开会后还要回家。”
与电视台稳定宽松的运行结构不同,不少制作公司采用的是互联网大厂的管理模式,编剧几乎被挤压掉了所有私人生活空间。江黎常凌晨四五点下班,回家简单洗漱后倒头就睡,第二天中午12点前又要到办公室,和同事开碰头会、策划新内容。
网上刚流行起“抨击‘996’工作制”的风潮时,江黎看到社交媒体上网友的激烈抱怨有些好笑,她向好友吐槽:“‘996’才哪到哪啊?”

月入数万、顶流推手?综艺编剧:“我们只是明星出气筒”


和江黎不同,目前最困扰邹燕的问题是:自己“不断被边缘化”。她不是专业编剧出身,从武汉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就去了地面频道当记者,做新闻访谈,手里握有让无数同行艳羡的内部编制。
但近几年,新媒体异军突起,地面频道的影响力不断走弱,营收大幅缩水。经历两次降薪后,邹燕在2017年接到一家大型综艺制作公司抛出的高薪橄榄枝,让她转行做综艺编剧。她没怎么犹豫,用了一周时间办理离职,马不停蹄去了新公司。
在电视台时,邹燕擅长的新闻、访谈类节目,在招商上其实不占优势,目前市场上的主流综艺制作公司,基本上以制作选秀、真人秀、脱口秀三大类节目为主。邹燕刚进公司就感到严重的水土不服——她加入的是语言类节目组,团队里一半是脱口秀和相声演员,平时聚在一起开策划会,大家尺度很大,说话荤素不忌。在邹燕的印象里,她的同事们玩过猜对方内裤颜色这类的“游戏”,每当这时,她都感到强烈不适。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