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中国丹麦中学生六年前的那场教育较量:两校情谊仍在延续(5)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李惠谊介绍,基于这样的认识,六十九中以创建“诗意校园”为特色办学主题,梳理四十年办学历程积淀的丰厚文化底蕴,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梯队培养、丰富学生综合德育实践活动途经和学科有效教学模式改革等方面不断探索。尤其是基于校情、学情开设的20多门多元化校本课程,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健康人格、合作精神以及竞争能力。“德育先行、德智双馨、提升素养、适应未来”的培养主线使每个孩子置身于自主的、乐学的、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心智的成长。
丹麦学生送别来自中国的朋友。
专家:中西教育需更多融合探索
在上海外国语大学瑞典语专业负责人、欧盟中心研究员沈赟璐看来,这部独具视角,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纪录片,虽然有些比较有不合理之处,但是确实是一种有趣的尝试。“这部纪录片中体现的教育状况大致是符合实情的,有趣之处正是在于把丹麦正反两派教育观点都呈现出来了。”
沈赟璐告诉澎湃新闻,奥胡斯市在丹麦称得上是“一线城市”。不过,丹麦的教育相对同质化,因此各校教育程度、教学风格和学生素养其实区别不大。而相比中国的一线城市,哈尔滨也更能体现出中国普遍的教育状态。
随着纪录片的广泛传播,观众对饱受诟病的“中国式教育”模式有了新的观察角度。沈赟璐认为,中国包括亚洲地区类似的教育模式与其文化传承、政治环境以及社会发展因素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说人口数量的因素。
对于丹麦与中国呈现出教育重心的不同侧重,他指出,这与两地国情有关。西方国家,尤其欧洲,人口相对较少,社会福利更好。在教育与就业中就体现为是否有拥有高学历对于就业和生活的影响没有像中国这般大,在成人教育的接受程度上也更具有效性。“所以这是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以丹麦的人口来看,他们社会环境中没有激烈竞争的危机感。而如果人口翻了一番,可能他们在学习上花的苦功要比现在多一倍还不止。”
然而抛开社会因素的影响,从个人的智力、能力、情感、身体等全方位发展而言,沈赟璐表示,中丹两种教育体系各有利弊,通过中西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探索和融合,设计出符合自身国情的、让学生接受的、真正对未来有意义的教育模式才应该是制作类似教育纪录片最理想达到的目标。“比如,纪录片里,当中国学生被问到学习的原因时,表达不出自己的思考,只知道读书才能有工作,才能生存。教育体系对他个体有什么利弊,是学生没有想过的。但这点上丹麦学生就表现得更明白,他们知道本国的教育模式的长处是鼓励思考、反思、努力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