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在娄底》第二季|第六集《乡味》:故乡心安处乡味余韵长(3)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图6伏口水膀)
肉皮筋道,肉质松软是衡量水膀是否合格的标准。离上桌不到半个小时,精准拿捏火候,才能确保水膀既能保持刚入水时的原状,又能香味四溢,入口即化。出席婚礼的外地客人第一次吃水膀,赞不绝口,“原汁原味,特别的香和鲜。”
这些通过族群代际传承的令人回味无穷的食物,不仅让每一份思乡的情绪得到温暖妥帖的安放,这种共同的味觉和感受的体验,也加深了群体的文化身份认同感。
穇子粑蒸鸡:“新化三大碗”之一总是压轴出场
白露过后,初秋残留的暑气逐渐消散,天气渐渐转凉,也到了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沿着山路蜿蜒向上,满目绿翠。在错落有致的茶园梯田,云雾缭绕的茂密丛林之间,有一种植物果实正在饱吸天地的灵气。方泽文,开始了他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到山里去收购穇子。“中秋节过后穇子就开始成熟了,每年要走访一百多户。”
穇子,一种粗粮,又名龙爪稷,栽培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因为耐瘠薄土壤,穇子颇受山里人青睐。地处梅山腹地的新化,恰好位于雪峰山脉中段,雄踞东西两翼的奉家山系和大熊山系,是穇子的集中种植区域。
今天上门的农户,是方泽文年初预订好的。虽然对种植环境有着不同寻常的宽容,然而待颗粒饱满,穇子就开始变得桀骜不驯,收获的过程非常考验耐心。“即使是在一丘田里,它也是分批成熟的,第一批熟了就要把它摘回来,然后等第二批熟了再去摘。”
几年前,在深圳闯荡多年的方泽文回到大山,正是坚韧朴实的穇子给了他回乡的勇气。由于种植过程繁琐,如今在其他地方看到穇子的机会并不多。这几年因为方泽文的积极收购,并且价格可观,种穇子的农户多了起来。
当地流传这样一句俗话:“没到过高山不知平地,没吃过穇子粑不知粗细。”这是因为穇子吃起来口感粗糙,难以下咽,并未普及出现在大众的餐桌上。为了中和穇子粉的粗糙口感,新化人为穇子找到了最佳搭档糯米粉。粗与糯,寻求到了一种奇妙的平衡。
这一天有贵客登门,方家正在准备一场家宴。山村自养的土鸡,切成寸段,热油下锅,炒至表皮微焦,放入铺满穇子粑的大碗,上锅蒸。鲜嫩爽滑的鸡肉,软糯甘香的穇子粑,这道穇子粑蒸鸡,荤与素的极致搭配,总是在宴席上压轴出场,与新化三合汤、农夫河鱼组成“新化三大碗”,名噪湖湘。
梅山人饮食求新鲜、保原味。简单朴素的食物,藏着全家困难年岁里守望相助的记忆。这桌丰盛的家宴,也是家人对归乡的亲朋挚友最朴素最隆重的迎接。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