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山东省春季高考教材第二册知识点整理(31)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他的代表作品有《文化苦旅》《文明的碎片》《散文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秋雨散文》等。散文的内容多是对中国文化的回顾和反思,被人们称为“文化散文”。
2.都江堰和李冰
都江堰在四川省灌县城西北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9公里。是我国古代创建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早已闻名中外。在历代兴建的千百座大型水利灌溉工程中,至今还完好地使用着的,也首推都江堰。
都江堰大约兴建于公元前256年—公元前251年。战国秦昭王时蜀郡守李冰领导当地人民完成了这一巨大工程的建设。岷江水流湍急,波涛汹涌,进入成都平原后,流速陡降,易淤易决。这项工程建成后,化险为夷,变害为利,不但能够防洪和灌田,还能行船和漂运岷山木材。晋代人所著《华阳国志》在评价这一工程时说:自从修了都江堰,川西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沃野千里,世号陆海”,被称为“天府之国”。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约公元前256-前251年被秦诏王任为蜀郡守,他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兴办多项水利工程,以都江堰最为著名,他还主持了凿平青衣江的溷崖(四川夹江县境内)。
三、课文赏析
1.文章的主题
作者由赞叹工程的伟大而进一步写到工程创建人的伟大,引导读者在赞美都江堰与李冰的同时,从一个新的角度去反思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去重新评价我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堰的功用→ 堰的形象→创建者的精神
(利民富民)→(化害为利)→(民本思想)
2.写作特点
(1)对比手法的应用。
都江堰与长城作比较,突出都江堰的伟大:默默地永久性的灌溉中华民族,滋养中华文明;通过作者看到都江堰前后心情的变化,来突出都江堰强悍的生命力;将李冰与其他封建官僚作比,比出李冰人格的魅力,将长锸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对比,比出长锸的守持;将治水经验与厚厚的典籍作对比,比出治水经验的长久生命力。
(2)语言优美,极富个性特色。
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柕的个性化语言。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等等。
(3)比喻手法的使用形象生动。
文章多次用到比喻。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尽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等等。
第二十六课 张衡传
一、基础知识
1.字音
属(zhǔ)文 连辟 (bì) 逾侈(chǐ) 邓骘( zhì)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