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读红楼梦》:解密曹雪芹与其妻子芳卿的故事(6)
2024-06-16 来源:飞速影视
畸笏叟在壬午九月提到曹雪芹“索书甚迫”,不得不将十二回至二十八回书稿匆匆还回。第二十二回畸笏叟又感叹:“此回未成而芹逝矣,叹叹!丁亥夏。”曹雪芹在生命最后一刻,还想着要完善这本书。而他着急索书的原因,也因那年秋天,幼子殇,曹雪芹伤心酗酒导致身体越来越差,因而想尽快写完《红楼梦》,因此壬午除夕更为合理。
要探究曹雪芹的生平经历,不仅要参考事理,还要符合情理,而以诗抄作为断代依据,有许多不合情理之处。曹雪芹前去南京的时间,应该早于1760年,而《懋斋诗抄》中有关曹雪芹的诗,既不符合《东皋集》的主题,也与曹雪芹的生平经历,生活环境冲突,这些诗很可能是由后人增补。
按曹雪芹在丁丑清明(1757年)写的《南鹞北鸢考工志》自序中所述。丁丑清明数年之前,于景廉因腿有残疾,无法生计,那年冬天家里三天没有吃的,小儿女“哭饥号寒”,于景廉告贷无门,生不如死,没办法去求曹雪芹。曹雪芹当时困惫久矣,但仍倾囊相助。
两人闲聊时,于景廉提到京中有位公子,为了买一只风筝不惜花几十两银子,这足以让他一家老小活好几个月了,此时曹雪芹身边恰好有竹纸,便想着教于景廉扎风筝。于景廉以后便以此为业,一家子也不再受冻饿之苦。
数年来,于景廉已有微名,昵称“于瘸子”。1756年除夕,他拉着“鸭酒鲜蔬,满载驴背”,前来谢曹雪芹。曹雪芹看到他年关所得,竟然可以养家糊口,又因于景廉经常找他要新图样,曹雪芹便想创作《南鹞北鸢考工志》,帮助无法生计的残疾人。“将以为今之有废疾而无告者,谋其有以自养之道也。”
那么曹雪芹该是什么时候帮助于景廉呢?1757年的数年之前,大概是1752年左右,曹雪芹于1747年离开宗学,至1752年教于景廉扎风筝的这段时间,生活都很窘迫。他虽然生活困惫,却有闲情逸致扎糊风筝,这说明芳卿此时可能已经在他身边。
曹雪芹所著《废艺斋集稿》,共分八册,包括图章印刻、扎糊风筝、编织工艺、脱胎技艺、织补印染、雕刻扇股、园林建筑、饮食烹调。其中一册是为盲人编写的编织工艺,有各种图案花纹,按编织程序,写成有韵的歌诀,通俗顺口,好读好记。曹雪芹书箱上有“为芳卿编织纹样所拟歌诀稿本、为芳卿绘制的云锦图样。”可见芳卿很擅长编织云锦,她应该协助曹雪芹创作了《废艺斋集稿》,不然曹雪芹怎么会了解到编织知识呢?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