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烽烟中的湘西——论《白祭坛》的书写模式及其他(11)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其实,所谓“军队国家化”,就是凡军队最终都得听从国家最高领导人的调遣。现代条件下的最高领袖也是属于政党的,政党是属于政治集团的,这就决定了地方武装的归宿和历史宿命:必须置于党派政治的绝对领导之下。毛泽东很早就发现了这条真理,英明地确立了“党指挥枪”的建军原则,确立了人民军队为人民的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湘西地方武装由竿军和大股土匪两大部分组成。作者如实地写出了竿军及其几代统领卓越的智慧,过硬的军事素质,悍勇的军人性格,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歌颂了他们在对抗强敌,特别是在嘉善对日阻击战中,表现出来的湘西人特有的气度与血性。可是,结果反而遭到国民党军事法庭的审判,部队被蒋介石彻底解散。小说写出了英勇竿军的悲剧命运,艺术表现上的悲壮氛围,更加重了人们的情感负荷与理性思考,让人感到处理不公又无可奈何。读完小说,心中难免遗憾,觉得作者不够大胆:
《白祭坛》写“战火烽烟中的湘西”,止于雪峰山之战,没有写深写透。其实,竿军的精锐和零散人员,一直活跃到抗美援朝,赴朝作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出身于竿军和“土匪”的湘西勇士,就有一万多人,他们中出现过很多英雄。再者,类似于韩章这样的“土匪”,的确是湘西一个复杂多变的存在。湖南和平解放前后,据传毛主席拟派贺龙来中南局,然担心他和湘西地方的历史渊源,便改派了林彪。林彪属下的47军,在湘西剿匪中十分果敢、坚决、彻底,保证了湘西清平的社会环境,舒畅的政治空气,历史功绩巨大,也流传着意趣皆备的小细节。据李康学《湘西最后一个土匪的覆灭》,剿匪结束后,大庸匪首覃国卿和他的小老婆田玉莲,在深山洞穴中一直活到1965年,才终于被发现而消灭。另据青岛全搜索电子报2014.02.24日和《文史月刊》载,在湖南和平解放末期,宋希濂在湘黔川鄂四省边区召开“反共救国”会议,龙云飞等匪首上了贼船。
1950年春,龙云飞组织湘黔川鄂四省边区苗族联谊会,邀请沈荃参加,起草、修改联谊会筹备会的倡议书。沈荃是沈从文的胞弟,黄埔四期步科生,与林彪同学,北伐时在第三军教导团朱德团长手下当排长。抗战时期,任暂五师团长,湖南和平解放时,沈荃也率同军政人员投诚。因参与“苗族联谊会,”在“镇反”中被枪杀。期间还有两百名被关押的土匪骨干,在去“集训”途中被预先埋伏的机枪射杀。1983年,沈荃被恢复名誉,按起义投诚人员对待,那些投诚后被错杀的也都平了反。时代的灰尘落到任何人的头上,都可能粉身碎骨。这些戏剧性的细节,很有历史容量,值得书写。如果真要写透湘西地方武装的宿命,最好将时间延续到建国后,写他们在镇反、抗美援朝中的表现,一直写到1965年最后一个土匪的消灭。据作者说,对于抗战后的那一段更加复杂诡秘的大动荡,还是有心涉猎的,甚至连书名都有了,叫《湘西晃荡》。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