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烽烟中的湘西——论《白祭坛》的书写模式及其他(3)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湘西土家族、苗族、白族等各民族固有的民族性格,其耿直、刚强、固执(犟卵)、武勇、血性、团结、重义气、轻生死的一面,获得了最真实、最充分的表现。竿军为主体构成的湘西地方武装,在新中国建立前,是湘西人民对抗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的本钱,也是赖以维护民族尊严、民族利益、实现民族自治的基本保障。所以,本地军人与地方武装的强盛,就成了湘西数百年来重要的社会历史事象,成了中国和湖南近、现代史上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军事现象。同时也成了地方与中央、与省部矛盾的焦点。湖南凤凰古代称镇竿,这支地方武装军队的指挥机关在凤凰城,故称“竿军”。竿军发端于明代嘉靖初期(隆庆年间),崛起于清朝咸(丰)同(治)时期,并延续到民国。唐宋以前小湘西之南基本上是苗族控制的地域,因人多地广,宋明以后朝廷通过征战和军垦,收服为“王土”。从地方招收子弟建立一支军队,维持地方治安,维护朝廷统治稳定,军需开支靠屯田租种的收入提供,这就有了竿军。
同治时期,田兴恕率领的竿军进入曾国藩湘军,转战十几省,历二百余战皆胜,被冠名为“虎威常胜军”,自称“虎威营”,为攻破南京立下汗马功劳。封赏时,两人升为提督,六人升总兵,另有副将九人,参将十一人。从清代道光二十年至光绪元年(1840——1875)三十六年间,竿军中产生二十名提督,其中七人为封疆大吏,二十一个总兵、四十三员副将,三十一个参将,七十三个三品以上的军官。民国时期诞生七个中将,二十七个少将,两百三十个团以上军官。从此培养和激励了湘西人特别是凤凰人的血性和尚武精神。“竿军”的产生、持续存在、强盛和消亡的数百年过程,蕴含了诸多的历史文化意义。凤凰人常说:无湘不成军,无竿不成湘。竿军是湘西的脊梁,支撑湘西数百年独立自强历史的台柱子,它是湘西人的灵魂。写湘西,抓住了竿军,可以说抓住了湘西的命脉和灵魂。
当然,湘西地方武装不只是竿军,还有各色“土匪”武装。“土匪”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历史存在。湘西历来兵匪难分。陈榘珍的《军人良心论》“有良心的拿枪者是军人,没良心的拿枪者是土匪”这一著名论断,虽然从理论上廓清了两者的区别,实际操作上却是很难分清的。比如作品中的韩章,既是匪首,又是黔军的团长,还是湘西革屯军的领袖,最后成了抗日的英雄。所谓的“土匪”,在湘西的历史上,往往身份与脸谱多变难定,从军事角度入手写湘西的《白祭坛》,自然笔酣墨飽地写出了湘西匪患的种种由来及其多面性。《白祭坛》主要写战火烽烟,但不只是写战火烽烟。笔者早在1991年评岳立功《边野秘史》的论文中指出:“倘若作家更自觉地从匪患与权争中跳出来,誊出笔墨,纵横捭阖,对湘西的经济,文化连同政治,军事作全方位的艺术观照,作品会更丰厚,更深刻。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