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烽烟中的湘西——论《白祭坛》的书写模式及其他(4)

2024-06-17 来源:飞速影视
”(龙长顺:《血色风景任君看,且有真经度于人》,载《民族论坛》1991年第1期)。三十年后的《白祭坛》,果然功力深厚。小说于烽烟之外,穿插了湘西几大商家的经济角斗和爱情纠葛,从容不迫地叙说了湘西社会生活的婚丧嫁娶,风土人情,生产劳作,男欢女爱,恩怨情仇以及诸多神秘神奇元素。正是洪城商家在国民党贪官污吏打击下元气伤尽的悲悯,正是爱情婚姻以及各色人等的悲惨结局,才再现了湘西地方军队与土匪、与商家、与政治当局、与红军等各派力量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的多边关系,才全方位,多视角,史诗性地勾勒出湘西那一段深沉,隐秘,悲怆的历史。作者笔下这部湘西历史,不是大人物的直接对决,而是依照现代文本的方式,从“个人史”引带出“地方史”,以几个小人物为针线牵出一群决定湘西历史的大人物,以他们的命运折射时代的命运,以影响并左右旧湘西历史走向的一个显赫家族几代人的摹写,揭示秘境湘西波诡云谲历史的根由和本质。
《白祭坛》挑选最具湘西特色的两个小城——兵城(竿城)和水城(洪城),两座大山——苗山(腊尔山)战神山(雪峰山)作为故事的发生地,全方位的摹写展示湘西的奇山秀水、民族风情和时代风云。书中的高官政要,团长、连长、队长、战士,商会老板、船夫伙计,村姑闲汉,地方烂崽,无不栩栩如生,构成了一部厚重的大湘西政治,军事,经济的近代历史史诗;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社会生活画卷,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湘西“清明上河图”。
二、借鉴与创新:湘西书写的第十二种模式跟自然科学的发展一样,文学艺术创作,也是在前人的引导下,在同代人开启的浪潮中破浪前行的。岳立功的湘西三部曲正是其努力借鉴创新的可喜成果。湘西”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地理志》,所指者湖南西部,有大小湘西之分。小湘西,指1952年8月成立的湘西苗族自治区,所辖吉首、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6县,兼代管永顺、龙山、桑植、大庸(今张家界永定区)4县。1957年9月20日,正式成立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8年12月31日,大庸市升为地级市张家界市,辖原大庸市及桑植县,仍属于小湘西的范畴。大湘西,另外还包括今地级市怀化市全境,常德市的桃园、阮陵、鼎城两县一区,邵阳市的洞口、隆回、涟源三县,共26县市。自沈从文用自己的笔,把湘西推向国民、推向外界,几乎全世界知名之后,写湘西的作家虽不能说趋之若鹜,却也与日俱增。
考察其创作路径,颇成气候者,原本约有十一种模式。1,神性的湘西。以沈从文的中篇小说《边城》《月下小景》长篇小说《长河》等作品为代表,着重表现湘西地域自然风光和民族风俗的美好,湘西人人性中忠厚、善良、本分、风流的一面。他的笔下,不仅有人们信奉的泛神论,有传说中古老神秘的“放蛊”,连恐怖的地下溶洞都由风流倜傥的洞神主宰,年轻美丽的湘西少女幻想着洞神敲锣打鼓前来迎娶自己,便纵身一跃跳入洞中,幸福地投向洞神的怀抱。这种美好的人性和神秘性的合欢,在沈从文的小说散文中比比皆是,我们姑且把他笔下的湘西称之为神性化的湘西。2,民族的湘西。以湖南省作协第四届主席,土家族文人文学的奠基者孙健忠为代表,他的散文《洛塔的河流》,中篇小说《甜甜的刺莓》,长篇小说《醉乡》等前、中期的作品,主要从民族的角度书写湘西。不但充分表现了湘西土家族的民族风俗,地方风情,表现了鲜明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而且批判了民族的弱点,具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地方色彩和时代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