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天才理论(2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许多人相信,埃里克森的研究激发了尖锐的直觉上的异议:什么是与生俱来的才能?年轻的莫扎特才华冠世,听一次就能抄写下整首乐曲,这是怎么回事呢?牛人们随手弹段钢琴或者拿起一个魔方,其表现就不是一般的厉害,这又是怎么回事呢?埃里克森和同事们都会拿出一堆客观的数字。《解读天才》(Genius Explained)一书中,塞特大学的迈克尔·豪(Michael Howe)博士估计,莫扎特在六岁生日之前,他父亲已经指导他练习了3500个小时,这一点足以让他的音乐记忆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而不是其掌握的技能。学者往往在专狭的领域见长,以明确的逻辑性为特征(钢琴和数学,相应的,还有即兴喜剧和小说写作)。此外,学者通常事先积累了大量的与该领域打交道的经验,例如在家听音乐等。研究表明,这种天才的真正特长在于他们能够静下心来进行精深练习,甚至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他们在练习。
埃里克森总结道:“天才拥有的细胞类型,我们其他人也拥有。”
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这样一小撮儿人,天生拥有强烈的进步愿望——心理学家埃伦·温纳(Ellen Winner)称之为“大师的激情”。但是,这种自我驱动的精深练习者很少见,而且他们具有强烈的自明性。
如果你非要问自己的孩子是否拥有大师的激情,那么根据经验来说,答案肯定是“没有”。
把埃里克森的研究与新的髓鞘质研究叠加在一起,就接近技能的通用理论了。我们试图用一个公式来表达:
精深练习 x 一万小时 = 世界级技能
但是更有用的是,我们通过这个视角看清了天才理论的运作机制。一旦发现两个互不相干的世界之间隐藏着关联,我们就会开始问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勃朗特姐妹和滑板男孩(Z-男孩)有什么共同点吗?第3章 天降人才
丁俊晖,中国斯诺克选手,被英媒体称做“东方之星”。他8岁半接触台球,13岁获得亚洲邀请赛季军,从此“神童”称号不胫而走。
丁俊晖取得的成绩是他努力的结果,但对于荣誉和鲜花背后的问题,丁俊晖始终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对媒体说:“我不是神,我的成功是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我更不是神童,我已经20岁了。”
“等他到二十三四岁的时候,我们给他的评价很可能会有所不同。现在对他的职业生涯下结论还为时过早,因为世界上很多顶尖选手都是在那个年纪才成熟起来的。”
——老球王戴维斯对丁俊晖的评价
优秀是一种习惯。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