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探索编辑部》过誉了吗?我们该怎么辨别文艺片的好坏(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喜剧段落靠的是梗,梗靠的是编剧的局部技巧,这跟“脑洞”没有任何关系。(事实证明,多半喜剧段子是没有原创性的,都是策划出来或者干脆照抄出来的)
什么是脑洞,什么是天马行空,我们可以看看《时光大盗》里头顶桅帆的巨人,看看《超新约书》里从洗衣机桶钻出来的“上帝”,看看《裸体午餐》里长了嘴的打字机,再看看杨·史云梅耶的所有心理奇幻片……

《宇宙探索编辑部》过誉了吗?我们该怎么辨别文艺片的好坏


▲《时光大盗》海报,1981
这些创意点像是哆啦A梦的口袋,掏出来的是惊喜与意外,而非搞笑段子。显然《宇宙探索编辑部》谈不上脑洞和天马行空。
当然有人要说,这是现实主义,用的是现实手法。
三、跳接、手持、快速摇镜……有必要吗?
跳接、手持、快速摇镜甚至演员看镜头这些拍摄手法在近代电影里被大量运用到情节之中,包括好莱坞动作大片,包括欧式反类型片,当然也包括一些国产片。但要知道,那基本都是局部的运用,起到的是仿真、阐释、串接以及实验的用处。比如说《李米的猜想》中出租车内司机与乘客的谈话跳接。

《宇宙探索编辑部》过誉了吗?我们该怎么辨别文艺片的好坏


▲《李米的猜想》(2008)中的跳接戏段落截图(注:跳接串起了一组乘客,那是有逻辑依据的)
即便是娄烨那种受“新浪潮”影响的导演,也不会让这种技巧贯穿全片。道理很简单:跳接、手持、快速摇镜过多会导致观众生理上的不适甚至眩晕。除非情节或人物心理需要。
然而这些手法却贯穿了《宇宙探索编辑部》整片。我们找不到电影节奏、人物心理以及主题对这种拍摄手法的需求性。显然《宇宙..》仅仅是为展示技术手法以及强化“纪录片”形式而存在的。那难免落于标新立异,难免要让观众付出的一定的生理代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