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费滢:小说这个梦,是想给“边角料”一个完整的世界(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费滢:我的导师Kuo Liying老师的研究大部分围绕着疑伪经开展,作为学生我远未合格,不过也跟着听了五六年课,每次四小时,是我最为愉快的听讲时间,前三四年说的是《金刚顶经》《金刚峻经》,最后两年主要是《大方等陀罗尼经》和《梵网经》。我一直对疑伪经的“疑伪”概念很有兴趣,有些经文并不是印度传来的“真经”,而是后世僧人在翻译传播“真经”时的再创作。众所皆知,《西游记》中,玄奘之所以取经也是由于伪典太多,可是,那体慧的名作《<心经>伪经考》,通过极为细致的文本对读,却向我们呈现出玄奘本人“制造《心经》”的过程。
早期的叙事尚且可揭秘,那么“物”留下的痕迹更多。“物”的痕迹说到底也是“人”的痕迹,制造年代、使用痕迹、用途,皆反映了人的心态。心态的流转其实也是物的流转。思索“物之真假”与“叙事之确定性”是一件很有难度也值得每日练习的事情。事实上,眼睛能够捕捉到的“物与人”我都好奇,如果它们可以在记忆中被第二次第三次捕捉,可能就会被我写进小说。因为它们在记忆中也是“物相”,也随时会变化,它们自己就有叙事的欲望,但我总是怀疑叙事,小说其实也是一种以叙事质问叙事的方法吧。
费滢在欧洲摆摊卖珠子澎湃新闻:你之前形容自己是一个“捡垃圾的人”,那比起收集文物、古玩等物质世界的“边角料”,收集小说素材“边角料”有哪些相似与不同的地方?后者于你而言是否更多是一个无意的过程?
费滢:2016年夏天,中国城小公园里有了赌摊和小吃摊,我也暂时住到中国城七号线下一站阿拉伯人和亚洲人的混居区,那段生活更零碎更无法归类。说自己是“捡垃圾的人”,的确有职业因素在,但其实我自己也像是“边角料”:没有合法的居留身份,外国人,并不参与社会主流生活当中。
中国城中大量和我一样的人。陈氏兄弟门口经常有非法菜农卖郊区空地上种出来的东亚蔬菜,警察总来突击,往往人逃走了,菜叶散一地。某天我从大路走过来,拐弯时见到警车悄悄停在路边,警察出动,于是连跑地通知他们。菜农不仅有中国人,还有斯里兰卡人,他们立刻把菜藏在电梯后面和巴黎冻品超市的拐角处,然后,我们五六个就开始跑,开始我并没有反应过来我是不需要跑的,即使没居留卡,警察一般也不会查,直到跑到广南泰饼屋我才醒悟,停下来,那时候警察也放弃了,卖菜的阿姨请我吃了半个越南三明治,我们还加了微信,她的ID叫“阳光下的诱惑”。因此,我后来更倾向于写一个自身经历为主的小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