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法官”时代,我们离正义更近了吗?(3)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02.
保护你的,也在保护你的潜在对手
这种单向度的支持意味着什么?在我们面对一个实际纠纷的时候,会产生什么实质性的影响吗?答案是,会有根本性的影响。
我们就从“立案”这个在网上最容易引起争议,也确实是最关键的流程谈起。
在网上,我们经常就是否立案、如何能够立案、这个关于立案的决定是否公平产生巨大的争议。因为“立案”确实是司法系统的一个转折点。在普通人报案后,立案前的阶段叫做“立案审查”,这个阶段公安部门会做什么呢?
最高检要求为:立案审查阶段只能使用一般性的,不限制被调查对象人身、财产权利的调查措施,不能对被调查对象采取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也不能对被调查对象的财产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措施。调查核实一般不得接触被调查对象。
这是个很轻微的过程,我们可以说,在这个阶段,公安部门依然对审查对象持“无罪推定”态度。但如果经过“立案”,那么公安部门就会积极介入调查过程,转而支持报案人的立场,努力搜集报案人有罪的证据。这就是“立案”的重要性,也是我们争执立案的原因。
那么回到报案人、代理律师和家人的这个联盟里,在报案时,他们对报案对象持有罪推定态度,积极争取立案,以维护他们的权益,这当然是再正常不过的。
但现在的问题就是,其他公民该如何看待这个事情呢?这里有几种可能,我们可以说“无罪推定”是一个限制司法机关的原则,普通公民不必以这个原则自我限制,可以依靠自己的好恶和判断,积极支持他人立案,出谋划策,甚至对官微施压,反正立案审查部门维持“无罪推定”的标准就好。
那么,“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仅仅是对司法部门有约束力吗?当然不是,最简单的例子即英美法系的陪审团制度,这种张力被戏剧化地表现为电影《十二怒汉》(国内的翻拍版本为《十二公民》)中对嫌疑人的态度。在一个现代社会中,不管是直接由公民参与的英美法系审判,还是法官审判的大陆法系国家,司法系统都是社会共同意志的代行者,是公民集体契约的产物。

“全民法官”时代,我们离正义更近了吗?


也就是说,“无罪推定”和“疑罪从无”,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一个共识和契约,意思是说如果没有明确的理由和证据,我们愿意以无罪的方式看待他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