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时,我们在一起|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米勒在写给中国读者的信里说,她相信中国读者对西方文学的阅读会丰富他们自己的当下生活,甚至会使他们对人性的省察与对社会现实的感知具有“另一种技巧”。“你们都可能是我诸多书中人物的命运共同体。我们以相似的姿势飞翔,也极可能以相同的姿势坠落。”(推荐人 黄月)

《规则的悖论:想象背后的技术、愚笨与权力诱惑》


阅读时,我们在一起|2023年编辑部私人书单·新书


[美]大卫·格雷伯 著 倪谦谦 译
中信出版集团 2023-04
想象一个场景:你坐了半小时地铁去图书馆,但忘带借书卡,管理员告诉你,没有借书卡就不能进门,你问:可不可以用别的卡?其他能证明自己身份的卡?或者再多问几句:进图书馆为什么一定要有卡?这是谁定的规则?但管理员不再理你,于是你只剩一个选项,再搭半小时的地铁回家。
一个任何细小行动都被规则决定了的系统。官僚制,它无处不在,在我们进入一扇门时,表达一次意见时,定义一次死亡时。
《规则的悖论》的英文标题,直译是“规则的乌托邦”,这也是书里我印象最深的观点。格雷伯认为,官僚制把我们规训为离不开规则的人。他用“游戏”(game)和“自由玩耍”(free play)两个概念解释规则的吸引力,二者各自意味着截然不同的对自由的理解。游戏有着明确规则、固定路线、晋级标准,是一种被规则支配的活动,认为自由是生活在一个完全可预测的世界里,拒绝任意性的风险。反威权的“自由玩耍”则相反,它们强调创造性与即兴感的结合,无需遵循规则的路线而动,同时也暗含颠覆的可能。
当我们遵循规则太久,会开始害怕自由玩耍,想象一下,如果一觉醒来发现什么规定都没有了,不用上班,不用上学,短暂的快乐后我们很快就会手足无措,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规则利用了人们对任意性的恐惧和厌恶,这也更容易导致制度化的权威形态。我们忘了自己是能动者,忘了这个社会秩序正是由我们自己所创造的。正如华中师范大学教授李钧鹏在前言中所写,“官僚制让我们乐此不疲地‘做游戏’,研究游戏规则,不惜头破血流以成为游戏的胜利者,却不给我们‘玩’的机会,甚至让我们对‘玩‘心生恐惧。”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