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爱因斯坦?(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1975年,美国天文学家塔利(R.B.Tully)和费希尔(J.R.Fisher)发现了一条经验定律:只要了解某个旋涡星系的亮度,就能推算出其恒星的运动速度。换句话说,只要知道星系的可见物质的质量而不是总质量,就能推算出恒星的运动速度。面对这条定律,奉广义相对论为圭臬的人并未感到惊慌,他们假定在旋涡星系中暗物质和可见物质总是以同样的方式分布,于是就避免了观测与理论的冲突。自1994年开始,美国天文学家麦高(s.McGaugh)试图证明塔利一费希尔关系仅仅适用于旋涡星系,而与其他类型星系无关。经过十多年研究探索,麦高幡然醒悟,改弦更张,他指出不论是旋涡星系,或者椭圆星系,还是不规则星系,星系的总质量与星系所含恒星的速度4次方成正比。塔利一费希尔关系对所有星系类型都是成立的!
麦高的观测结果与暗物质不兼容。根据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标准模型,星系形成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粗略地说,星系形成之初,时空中充满着暗物质和可见物质,而由量子扰动演化而来的扰动使暗物质汇聚成暗晕,暗晕将可见物质吸引过来,并进一步旋转压缩成为星系。这样看来,就应当存在可见物质浸润在暗晕中的较小星系,也应当存在由薄的暗物质云包裹着的较大星系。况且,我们所看到的星系拥有不同历史,又是形态各异,凭什么它们都得符合同一条定律?塔利一费希尔定律如此行之有效。绝不会只是巧合。
疑云已诺上心头。“诺”者决定重新审视广义相对论并抛弃暗物质这一辅助概念;“已”者仍然视广义相对论为圭臬,他们认为只要深化暗物质的细节就能解释星系中恒星的奇异运动。是“诺”还是“已”,欧洲核研究组织(CERN)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是一块试金石。经过30多年的努力,各种暗物质粒子探测器仍然徒劳无功,人们便将希望寄托在LHC上。然而,尽管LHC的对撞能量不断增加,迄今仍未发现扮演暗物质角色的超对称粒子。虽然暗物质领域的专家们不愿承认自己所处的窘境,他们确实有些焦躁了。在不久的将来,他们也许将用另一种候选者来替代超对称粒子,或者干脆放弃这样的探测。
路曼曼其修远兮
当你正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插在你耳中的iPod耳机中正播放着康定情歌;当你面对暗物质是否存在的论证与反论证时,正打算让自己稍微定下神进行思索的那一刻,口袋里的手机响了起来,一条信息顷刻让你的注意力转移。美国当代作家卡尔(N.Cart)将此称为“浅陋(Shallow)”,网络鼓励人们蜻蜓点水般从多种信息来源中广泛采集碎片化的信息,许多人因此丧失了专注能力、沉思能力和反省能力。网络时代的浮躁,也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引力研究领域。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