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史无前例成了故事的主角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一个黑人小女孩想从她所处的黑洞里爬出来,用蓝眼睛看世界”。
11岁的黑人小女孩佩特拉,她希望拥有一双白人小女孩的蓝眼睛。这个愿望很可怕,但更可怕的是,愿望实现了。
《最蓝的眼睛》(The Bluest Eye)是美国著名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的处女作。莫里森是二十世纪美国黑人文学史上的一座高峰,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第一位美国黑人作家。创作《最蓝的眼睛》的初衷,是想去描写“在文学中任何地方、任何人都未曾认真对待过的人物——那些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女孩”。于是,黑人小女孩史无前例的成了故事的主角。

《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史无前例成了故事的主角


1941年,美国俄亥俄州一个小镇上,生活在冷漠的环境和自卑状态下的佩特拉,坚定地认为自己面临的一切奚落和痛苦都源于天生的丑陋。彻底改变现状的途径,是祈求上帝给她一双蓝色的眼睛,让她变得漂亮迷人。佩特拉的结局是遭生父糟蹋,早产生下死婴,在一场骗局之下,自认为“拥有”了一双最蓝的眼睛,在喃喃自语中陷入迷狂。
对白人文化毫无保留地接受,必将带来自身价值观的扭曲和异化,如果在白人文化的冲击下彻底迷失,结局只能是悲剧性的。这个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但莫里森在叙事上的精心布局和独特隐喻的使用,赋予了故事在文化上的丰富度与深度,人物的悲剧色彩也愈加凸显。
一、精心设计的叙事结构,强化悲剧的必然性
莫里森的小说根植于西方文学传统,又处处突破传统。她大胆地运用各种不同的写作手法,让其作品独具风格;她吸收各种历史、神话、儿歌素材,让其作品充满张力。这些因素被莫里森娴熟运用,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被称为“百纳布”似的文本风格。这种风格从《最蓝的眼睛》开始就已经定下基调,日后不断成熟。通过叙事结构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悲剧氛围是如何被层层渲染的。
1. 序篇的布局,预示结局的混乱
莫里森在小说开篇使用了美国启蒙读物《迪克和简》中的片段,描写一个小女孩和家人生活在一座漂亮的房子里,处处流露出温馨愉快的家庭场景。这个片段在序篇里重复了三遍,第一遍是正常叙述的文本,第二遍没有大小写和标点符号,第三遍又删掉了单词之间的空格,密密麻麻的字母全部排列在一起。从意义明晰到混乱不清,预示着主人公佩特拉精神状态逐渐分崩析离的过程。同时,也象征着白人文化的话语是可以被解构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