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史无前例成了故事的主角(4)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The Bluest Eye,从词义上看,blue在英文中还有“忧伤”的意思。Eye一般以复数的形式出现,但在书名中却是单数,也许是取“I”的谐音,暗指“最忧伤的我”。没有人愿意走进一个黑人小女孩的内心世界,尝试去真正了解她。
研究比较神话学的美国作家约瑟夫·坎贝尔说:“人这一生,最大的权利就是做自己”。佩特拉放弃了这个权利,完全依赖外界来确定自己的价值,她渴望用白人的眼睛看世界,渴望完全走入白人的文化空间。当白人文化和黑人文化相互碰撞时,是否只能这样非此即彼?
同样是小女孩,叙述者克劳迪娅对蓝眼睛、黄头发、粉皮肤的洋娃娃就是喜欢不起来。因为她弄不明白,洋娃娃的样子和自己的黑头发黑皮肤是如此的不同,但为什么大家都觉得它如此可爱。克劳迪娅掰断娃娃的手指,拧下它的脖子,发现里面不过是些铁片。懵懵懂懂之中,她维护了自己的尊严,认可了自己的外表,肢解了代表白人文化的洋娃娃。克劳迪娅的家庭虽然也很穷困,但是父母勤勉,家人和睦,稠密的、甜甜的,带着霉味的爱在家庭里弥漫,这与佩特拉一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克劳迪娅的母亲虽然脾气暴躁,经常唠唠叨叨,但是她嗓音甜美,热爱音乐。“我母亲多彩的嗓音给悲痛带来了色彩,将歌词里的痛苦抹去,使我相信悲痛不仅是可以忍受的,悲痛也是甜蜜的”。心灵可以被禁锢,身体可以被压迫,歌声却不可以被压抑。黑人文化传统最大的特征之一,就是音乐。莫里森通过这些文本的细节,提供了佩特拉之外的另一种可能:
在抵抗白人文化时,坚守黑人文化价值,拒绝彻底的迷失。
任何两种文化的碰撞,都是相互拉锯和磨合的过程。佩特拉只是选择了一个不可调和的极端。

《最蓝的眼睛》|黑人小女孩史无前例成了故事的主角


1993年,托尼·莫里森获诺贝尔文学奖
莫里森一直在探寻如何在一个被白人文化主导和影响的世界里写作。“摧毁它那件种族主义的紧身衣”是我认为最精彩的答案。1993年,瑞典文学院在授予莫里森诺贝尔文学奖时称赞她“以具有丰富想象力和充满诗意为特征的小说中,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现实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这个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是白人社会中黑人的生存困境,是在面对异质文化时的尊严和立场。黑人小孩从《最蓝的眼睛》里走出来之后,在《秀拉》《所罗门之歌》等作品里建立自信,追求自我。
其实文化偏见无时不在,它不仅存在于不同的种族之间,它也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阶级群体之间。无论面临怎样的话语环境,保持对自我生存价值和意义的追求,不能不断接近完美的自我。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