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公民》:无罪推定在中国法律文化土壤中的缺失(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公民意识”


“有罪推定”的侦查、审判思维根深蒂固,或许在专业法律工作者中已经得到了部分消解,但在普通老百姓的层面却进展微乎其微,本土法律文化土壤之中的陋习,我们国家相较于其他许多国家明显更为根深蒂固。从影片一开始诸位家长来到学校时的聊天中已经可以窥见。所以影片聚焦“公民”是改编电影中的国内文化元素展现,也是难得的亮点。

《十二公民》:无罪推定在中国法律文化土壤中的缺失


虽然电影名字是《十二公民》,但影片内的“公民”并不能算公民,柴静曾问过律师郝劲松:“公民和普通百姓的概念区别是什么?”
郝劲松答:“能独立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却不傲慢,对政治表示服从,却不卑躬屈膝。能积极地参与国家的政策,看到弱者知道同情,看到邪恶知道愤怒,我认为他才算是一个真正的公民。”
显然影片内大部分“陪审员”都没能作为公民来进行这场辩论,这正是当下社会现状的最真实揭露,由于日常话语权的缺失,不管是在网络发泄还是如何,每个人都迫切想要坐上“审判者”的位置,但由于公民意识的淡漠,审判局面一度混乱,场面失控,根源在于我们根本不知道如何成为一个审判者。
在我们的文化逻辑之中“有因必有果”,事情出了则必须要有人承担责任,才能安抚人心。所以一开始3号陪审员就喊出了“有什么证据证明不是他杀人?”“证据都那么充分了,大家都知道是他杀人了,刀怎么解释?证人怎么解释?目击者怎么解释?”
而在影片设定中,从始至终没有出现“真正的凶手”,8号在整个过程里一直说“我也不知道他到底有没有罪”,给人直观感受是缺乏“信服力”的,我自己也要全程尽力克服偏见去看待。因为刑事案件中本就不是寻找证据证明“无罪”,而是排除合理怀疑,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来证明被告人的确“有罪”。
影片高光时刻是由于诸位“陪审员”无所谓的儿戏态度,惹得8号慷慨陈词:“我们在一所法律大学的教室里,为了一群将来有可能成为法官的年轻人,在讨论一桩谋杀案,是为了我的孩子,也是为了你的孩子,为了我们的孩子在讨论一个人的生死,这事不该吹毛求疵?决定一个人该不该枪毙,这事不该吹毛求疵?”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