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林:“养海带的”科学家如何研究海洋酸化?|探索者(7)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在此期间,史大林的研究方向从生物学到环境毒理学,再到淡水重金属研究,最终才迈入痕量金属研究。
“我不觉得兴趣是最重要的,” 在厦大门口的海鲜大排档里,他灌了一口啤酒,说道,“任何事都需要钻研,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
史大林说,在换专业过程里,他意识到了海洋生物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的区别,并开始真正关心海洋学研究。“海洋生物学是在个体层面上做工作,” 他说,“而生物海洋学、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探讨的则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史大林:“养海带的”科学家如何研究海洋酸化?|探索者


史大林请朋友给课题组设计的Logo,以翻花绳为灵感
他被这种整体的复杂性所吸引,一路走到今天。物理、化学、生物,每个领域的知识在海洋学中都非常重要。“如果你不懂化学是什么样的,你就不知道生物为什么会那么变。” 在研究中,他对每个实验的生物、物理和化学要素变化都要捋得清清楚楚。
研究机制只是第一步。“最后要回到现实中去,回答一个复杂现象。”
现在,他正与做数学模型的同事合作,计算营养盐贫瘠的西北太平洋里藻类的固氮作用和其对碳吸收的贡献,希望能为全球碳中和的整体目标提供一些科学参考。
“嘉庚号” 远航科考进行时
为了开展海洋现场痕量金属研究,一代又一代的厦大海洋人一直在努力,史大林作为其中的一员,也希望为中国痕量金属海洋生物地球化学研究做出贡献。
相比于用人工海水和模式海藻做研究,从海洋中采集表层海水和水中的海藻是一种更接近真实世界的研究方式。
海洋广阔,水面相通,但每片海域的差异其实很大。一些区域营养物质的含量比其他区域低很多,浮游生物也少,被称作海洋荒漠。全球有五块这样的荒漠区,占全球海洋面积超过30%。对于研究者而言,这些区域提供了独特的研究条件。
此前,由于技术和资金限制,中国一直未能开展太平洋海区的长期监测研究。太平洋虽浩淼,但因为科考航线费用昂贵,,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全世界仅有美国在夏威夷地区附近开展长期的痕量金属、同位素等参数监测,以及日本在其邻近海域开展零星工作。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