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中医的“阴阳”关系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今天谈一点对“阴阳”的认识,算是近期学习《内经》的一点体会。“阴阳”是很不好谈的。因为整个中华文化的源头就是“阴阳”。以“阴阳”的思想为源头,发展成了博大精深,富丽堂皇的华夏文明。以现阶段我的学识和修养,略谈“阴阳”,尤其是“阴阳”之间的关系。

谈谈中医的“阴阳”关系


从以下五个方面探讨:
第一,“阴阳”的思想是中华所有文化的源头
我们本土文化的代表,主要是儒家和道家。儒家的“群经之首”《易经》,就是专门论述“阴阳”,以及“阴阳”的此消彼长的变化。老子的《道德经》,也处处体现了阴阳的思想。
在这个大原则下,产生的百家学说,可以说都是对“阴阳”思想在不同领域的运用。比如兵家的“攻守”,“敌我”,都是“阴阳”两个方面的关系。
还有,就是我们的经典中医,《黄帝内经》这部大书,说的就是“阴阳”在人体的体现和运用。“五行”是对“阴阳”的细化。两者是一个问题的不同层面。也就是说,“阴阳”就是“五行”,“五行”就是阴阳。
说到这里,会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在中国文化里的各个领域,都运用“阴阳”这个基本思想呢?与之不同的是,西方现代科学,各个学科之间,是有比较明确的界限的。比如说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遵守各自不同的宗旨。研究人体规律的西医,很少运用社会学的理念。但是,中国传统文化,都是由一个源头展开的。这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那为什么会这样呢?为什么讲外界的社会学,讲人体的身心规律的学问都用“阴阳”呢?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共同点呢?
这就不得不谈到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天人合一”,这也是经典中医学的三大核心思想之一。
中国文化谈的都是“人”的问题,“人”是生在这个天地间,后此天地而生,那人的身心(生理心理)规律,就一定适应或者说顺应这个天地的规律。那我们这个天地间,地球上的规律,最主要的就是“春夏秋冬”,“白天黑夜”,这不就是“阴阳”的此消彼长的具体体现吗?
所以《易经·系辞上》开篇说“天尊地卑,乾坤定矣”。为什么《易经》开篇先说“乾坤”呢?“乾坤”两卦是《易经》的总卦象,“乾坤生六子”,才有了八卦,八卦重复而有六十四卦。“乾坤”两卦是根据“天地”的规律来的。因为宇宙间本来就有这个规律,被圣人发现了,表述出来,就是“乾坤”,或者说是“阴阳”。就是这个意思。(“乾”代表“阳”;“坤代表阴”。)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