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观的微妙变化②:怎样与“不正常”老人共同生活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正常”的老人大多相似,“不正常”的老人则各有不同。
乘坐JR(日本铁道)名松线在三重县的乡下一个叫井关的小站下车,不远处就有一个“绳文人纪念馆”,旁边还有一间茅草小屋,酷似考古书上刊登的 “绳文人”民居。绳文人是生活在距今大约一万年前(大约为新石器时代)的日本原住民。不过,此地的“绳文人” 民居并不是考古学家发掘出的史前遗迹,而是一位名叫山崎三四造的老爷爷自己搭出来的。
山崎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对考古学很感兴趣,总是感叹关于绳文时代的信息太少,无法满足他的求知欲。比如,想知道一万年前的绳文人是怎样生活的,就几乎查不到什么资料。1986年,山崎从建筑公司退休后开始了“第二人生”:成为“绳文人”。
他自己动手,在远离镇子的铁路旁边造了一个绳文房子,所用的方法都是根据考古文献中对新时期时代工具的描述自己摸索的。他去山里抓捕鹿和野猪,将兽皮制成衣服。他还砌了一个土窑烧制陶器,做了大小不一的鼓,自编了“绳文人之歌”。为了建造这套“生活设施”,山崎搭上了自己全部退休金700万日元(按当时汇率,约合人民币56万元)。
这些“不正常”的举动引来周围邻居议论纷纷:“山崎君这是怎么了?”眼看着老人家打扮成绳文人的样子招摇过市,竟然就这样过了20年。
重返现代生活时,山崎家已经有了三个孙子。小孙子发现家里多出来一个老头:“这人是谁啊?”山崎的夫人赶紧说:“这是你爷爷!”老太太对老伴的“不正常”算是很宽容了,不过她一次也没去看过绳文房子。
75岁时的山崎三四造,已经恢复了现代生活,在他模仿原始工艺手工打造的绳文房子前留影。房子里面停放着一辆自行车,告诉我们这并非古迹。图片来自:bqspot
不管怎么说,这些年间山崎收集的古代文物和他作为“原始人”在大自然中生存的经验,为考古做出了贡献。如果以“老年大学”的标准来看,可以说是读完了博士学位外加田野考察。今年2月,山崎三四造逝世,享年87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