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养老观的微妙变化②:怎样与“不正常”老人共同生活(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绳文人”时代的山崎三四造。图片来自:bqspot
摄影记者都筑响一的《珍日本超老传》中,采访了十多位像山崎这样有点“不正常”的老人:虽已年近古稀,却还执着追求梦想。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欲望、热情和生命力,真是让如今日本那些“无欲无求”的年轻人汗颜。
“不正常”并不遥远
山崎老人非要去当“原始人”,虽然与众不同,但毕竟是他在头脑清醒的情况下做出的选择,就算有点“不正常”,也可以说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还有一种“不正常”和脑部的病变有关,通常被称作“老年痴呆症”。如果患上这种病,就让人很发愁了。
一般认为,老年痴呆症是因老化引起的脑功能障碍,一旦发生就不可逆转。老年痴呆症包括多种脑功能病变,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阿尔兹海默症,占患者的半数以上。
“痴呆” 这个词很难听,说人“痴呆了吧!”完全是骂人话,这对患者实在是不尊重。因此,从2004年开始日本规定把痴呆症改称为“认知症”。这当然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但用词的缓和并没有改变这种病的实质。
根据日本内阁府2017年发布的“老年工作报告”,推算2012年日本65周岁以上的“认知症”患者有462万人。以65岁以上人士的人口比例来看,7人中就有1人患有“认知症”;到了2025年,更将上升为5人中有1人患有“认知症”。
这个数字比例,恐怕远比年轻人想像的要高。原来,“不正常”就在我们身边,甚至将来有一天,我们自己也有很大几率变成一个“不正常”老人。
患上痴呆症的老人会有一些常人无法理解的举动,比如无目的地长时间走动,突然发出巨大的声音,说一些与眼前现实不符的胡言乱语等。他们似乎陷入了一个奇特的个人世界,既无法动之以情,更无法晓之以理。显然,护理痴呆症老人的难度要比普通老人大得多。
日本老龄化程度日益加剧,护理人手捉襟见肘。在这样的现实面前,日本人不得不想尽办法来面对挑战。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