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24:当海螺壳里回声漫漫(2)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缪塞所述苍白、激动、神经质的一代人,在后拿破仑时代成长起来,或可被看作是那个宏伟年代的遗腹子。青年们不再能像第一帝国的父辈一样,在战争与冒险中挥霍他们的勇力,而复辟的波旁王朝,又压制他们思想的自由。因此,出于对萎靡的生活空间的恐惧,他们逃遁到文艺中去,抑或到异国的战争中去寻找荣耀。
希腊,作为西方文明发祥地,在欧洲知识界有特殊的地位,虽然欧洲人对她的想象至多推进到希腊化时代,仿佛从城邦这一政治实体失败后,希腊便不再有历史,她只是作为一个被征服者,成为征服者历史中的一小块边角料:罗马、拜占庭、奥斯曼土耳其数千年的统治,似乎早已敉平希腊民族对自由、独立的追求,但现在,他们要重新站立起来,重新作为一个民族为自己赢得一片朝霞、一抹自由而纯净的空气、一抔足够葬身的泥土。
希腊独立战争让欧洲知识人联想起史学家希罗多德笔下的希波战争,不过这次,要远比希波战争残酷:统治了希腊400余年的土耳其比波斯更暴虐,1822年,土军在希俄斯岛制造了一场骇人的大屠杀,这座小岛相传是盲诗人荷马的故乡,而今却沦为人间地狱,约4.5万人被杀死,5万人被卖为奴隶,2.3万人被驱逐,仅余2000多岛民在化为白地的岛上艰难求生。
1824年,《第九交响曲》首演同一年,德拉克洛瓦以希俄斯岛的屠杀为题材,完成了《希俄斯大屠杀的场景》,拜伦则为此创作《哀希腊》、《今天我度过了三十六年》等诗,同时他也受希腊人之邀,倾囊资助希腊独立事业,并前往希腊指挥作战,但很不幸,在迈索隆吉翁,年轻的诗人染病,经历两个多月糟糕的治疗后便离世了。而在后世浪漫派眼中,拜伦的殉死与贝多芬的复归,无疑成了浪漫主义进程中的两出“圣迹剧”。

1824:当海螺壳里回声漫漫


《第九交响曲:贝多芬与1824年的世界》
[美] 哈维·萨克斯 | 著
朱明月 丁雅静 |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2年4月
匠人与艺术家
浪漫派对公共事件的介入,往往以一种自我关注的形式呈现。在评价德拉克洛瓦的《希俄斯大屠杀的场景》时,哈维·萨克斯引用小说《海女》中主人公们的对此画的评价:“(对于这幅画)欣赏是不对的,然而这件作品着实令人赞叹。其美妙之处是令人羞愧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