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35岁陷阱」:欲望、人性与灰色空间|氪金(6)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由此引发的连锁效应是,部分互联网大厂打击贪腐的力度大大降低,同时也在自查以往的反贪过程中是否出现了违法现象。
36氪得到的消息是,这家互联网大厂在国内的监察部门已经拆散,不再做刑事案件的打击。
尽管互联网反腐遭受波澜,但从大环境看,篱笆实际上是越扎越紧。
据2021年3月1日起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将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最高刑,从原来的15年有期徒刑提高到无期徒刑。入罪门槛也发生了变化,自2022年5月15日起,非国家公职人员的入罪标准与受贿罪一致,统一规定为3万元。
大大小小的贪腐员工见了不少,严谨也有过“不忍心”的情况。有人被抓后谈及贪腐的原因,是“孩子上学着急买学区房、父母生病急需用钱”。
严谨认为,企业打击贪腐是要讲究“法理情”。如果员工真有困难,合乎情理的企业会尽可能去帮忙,劳苦功高的,出狱后也会得到相应的保障。
但人心是一个无底洞。“你不能要买别墅我也同情你,孩子也不是非要上重点学校。”
有人生活所迫,也有人占尽便宜。严谨曾遇到过“老鼠屎”一样的贪污案例,“没有上升到刑事责任,但却耗费了极大心力。”
一家被业内冠以“极度节省”互联网公司,出现了这样一名中层:为了贪污加班补助,他要求团队中的所有员工把加班补助都报满,一个月能报31天,审批通过后,再要求下属把所有钱都转给自己。
甚至日常吃喝也不放过。这位中层喝咖啡会多带走一杯,发票上写着“业务招待”;去盒马买自己吃的零食,发票上写着“团建费用”;出差永远要求五星级酒店,超标了就虚构出差人数。
以严谨的经验看来,这种“贪腐”像是一种心理疾病,没有太高技术门槛,只想着占尽企业便宜,“和一些人去公共卫生间偷纸没有太大区别”。
“因为这位中层触及了众怒,公司没有人愿意和他共事,几乎每位举报人都掌握他无数的‘罪证’,收集证据的过程十分琐碎、繁杂。”严谨回忆道。

人性的拉锯:“离职后,只有钱是真的”


寻租空间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权力的大小,而在于所处位置与负罪感心态之间微妙的平衡。
采购在接触供应商的一线工作,手中的权利,刚好足够决定一家供应商的去留和赚钱多寡。这类存在一定管理灰度的岗位,往往最能体现人性的复杂。
早些年间,采购拿1%-2%的返点是行业默认的“正常收入”。但程欣目前所在的企业,给采购员工制定的红线是200元,超过这个标准的伴手礼或是现金,两个星期内没有上报就是违规行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