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痛击外资,高举民族品牌大旗,如今却遭万人唾弃(5)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同时,它还跟以色列公司合作,共同进军有机农业市场。
号称在全球拥有五大工厂的隆力奇,还为雅芳、韩束等100多个日化品牌代工生产,并代理阿迪达斯的个人护理用品。
当然,最令徐之伟自豪的,还是位于常熟市、占地面积2800余亩的隆力奇产业园。
为了这些产业,徐之伟拼尽了全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自己从业40多年,每天工作16个小时,全年无休。
在一些媒体眼中,徐之伟在苏州当地是出了名的最勤奋的企业家。
当年加盟隆力奇的直销界传奇人物钱港基,谈起徐之伟的勤奋,佩服得五体投地。
在他的口述中,有一年大年初一,下着雪,徐之伟到成都考察,路上碰到一位老太太带着孙女,兴致勃勃地向对方讲解隆力奇的生意。
勤奋的徐之伟,数十年间干了很多事情。
他不但亲手缔造了一个民族日化品牌,还学习波特的竞争理论、特劳特的定位理论,并在公司内部推行六西格玛、阿米巴等西方先进管理思想。
近年来,还积极打造智能化工厂和工业互联网平台。
然而,比起30年前,那个苦苦委托上海医科大学分析蛇粉成分的徐之伟,如今的徐之伟似乎更热衷于追风口,与合作伙伴谈笑风生。
紧跟时代风口的隆力奇,最终将业务线扩张到了极致。
但摊子铺那么大,赚钱的还是老三样,营收只做到60多亿,不及宝洁的零头,甚至不如十几年前的自己。
一个蛇油膏,显然撑不起徐之伟做“世界隆力奇”的野心。
很多人不明白,这个曾扛起民族日化大旗、留下一代人记忆的品牌,何以如今身陷传销、非法集资的漩涡,乃至被许多人唾弃?
主业不振,导致资金链断裂,无疑是一个重要的诱因。
在中国,有两种企业家:一种是猎手型企业家,他们擅长捕捉机会,但打一枪换个地方,很难在某个领域深耕下去。
另一种是农场主型企业家,几十年如一日,扎根在某一领域,加深护城河。
在改革开放早期,市场处于拓荒阶段,干啥都赚钱,猎手型企业家如鱼得水。
从三株药业吴炳新,到秦池酒厂姬长孔、托普集团宋如华……一代代猎手型企业家,创下中国商业史的奇迹。
但随着市场不断成熟,竞争日趋激烈,低头就能捡钱,搂草就能打到兔子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猎手型企业家渐渐淡出历史舞台。
与之相对的是,类似任正非、王传福这样的农场主型企业家,开始主导市场。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