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1399年,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1402年,夺得皇位,是为明成祖。此时,明朝已经建立了三十多年,农业与人们的生活并没有受到这场政变的影响;同时,中国广州等沿海的大都市发展得十分繁荣。
在经济获得良好的发展之后,发展海外交通和海外贸易已经是十分迫切的事。中国的丝织品、瓷器受到西洋诸国的欢迎,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而中国对不能自行生产的香料等物,也有较大的需求。
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明太祖于1389年编制的《大明混一图》就是实例),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


船队模型
郑和本姓马,小字三保,云南昆阳(今昆明市晋宁县)人,于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出生。由于信仰伊斯兰教的原因,幼年时的郑和已开始学习伊斯兰教的教义和教规。郑和父亲与祖父均曾朝拜过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熟悉远方异域、海外各国的情况,三宝小时对此便异常向往。
1382年明朝统一云南战争后,郑和被带到南京,受阉、作了宦官后分到北平,在燕王府服役,成为朱棣的近侍。在长达四年之久的"靖难之役"中,郑和跟随朱棣出生入死,南征北战,参加了多次战斗,建立了许多战功。
明成祖朱棣登上皇位之后,对跟随自己多年的武将文臣大都提升重用,其中也包括身为宦官的郑和,朱棣赐"郑"姓与郑和,又将其升迁为内官监太监,由于郑和又名"三保",所以人们也叫"三保太监"。

三宝太监郑和下西洋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