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道德经》“三宝”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
2024-09-26 来源:飞速影视
“三宝”在《道德经》的第六十七章,包涵两层内容:一是讲“道”的伟大;二是讲法宝的妙用。“道”的伟大现在已无容置疑,但它的伟大是靠护法“三宝”。而为什么要把“慈”做为第一法宝?因为“慈”包含有柔和、爱惜、宽容及善侍。慈进攻可以得胜,退守则可以坚固。因此在整个《道德经》的第四十章“弱者道之用”、四十三章“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五十二章“守柔曰强”、四十五章“清静为天下正”、五十五章的“和”、六十一章的“牝常以静胜牡”等内容,都贯穿以“慈”,可见“慈”在修道中的重要作用。
![论《道德经》“三宝”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http://fs.qqfile.top/re/aHR0cHM6Ly9waWNzMy5iYWlkdS5jb20vZmVlZC82NjA5YzkzZDcwY2YzYmM3Y2E4YTk4MTY2YjA5ZWJhZmNjMTEyYTVkLmpwZWdAZl9hdXRvP3Rva2VuPTk2Nzc0MTdjNThmODEyOGIyNjc4ZTE4YjdmYjI0MmE00)
在老子看来,“慈”是一种内在的品质,表现为对他人的关爱和仁慈。因此,学会“慈”,即要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感受,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又要积极帮助他人,学会关爱尊重善待他人,逐渐培养出“慈”的品质。为自己和他人带来更多的正能量,这对个人成长和社会和谐发展都至关重要。所以学会应用“慈”,能促进社会和谐。
以上是个人在社会上修为的“慈”,而个人还要有在社会家庭责任担当的“慈”和宽阔的胸怀。老子认为“慈”是一种由内心自发的无声大爱,是施恩惠于世间万物的深切之爱,其“慈”也包括道教“行道立德,济世利人”思想理念。做为我们个人要尽最大的爱心孝顺自己的父母亲,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像孝顺自己老人那样孝顺其他的老人,像关爱自己的儿女一样关爱他人的儿女。
“俭”是《道德经》讲的第二个做人法宝。“俭”的内涵有三层,一是节俭、吝惜;二是收敛、克制;三是谦虚。《道德经》五十九章“治人事天,莫若啬”,这里的“啬”和“俭”是相同的含义。俭即是啬,要求人们不仅要节约人力物力,还要聚敛精神,积蓄能量,等待时机更好地发展。
![论《道德经》“三宝”在新时代的现实意义](/images/loading.gif)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