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中文系课堂详录:《牡丹亭》导读(8)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冯梦龙的“情教”观:“天地若无情,不生一切物。一切物无情,不能环相生。生生而不灭,由情不灭故。四大皆幻设,惟情不虚假。有情疏者亲,无情亲者疏。无情与有情,相去不可量。我欲立情教,教诲诸众生。子有情于父,臣有情于君。推之种种相,俱作如是观。万物如散钱,一情为线索。散钱就索穿,天涯成眷属。┅┅愿得有情人,一齐来演法。”在艺术创作上,汤显祖提出了“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观点,“情”是艺术形象的灵魂,也是主宰人之生死的关键。他在《牡丹亭题辞》中指出:“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之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也?”倡导生死以之的“至情”,赞颂出生入死的“有情人”。
(二)梦幻思想:梦幻是与现实存在相对立的一个理想境界,是摆脱了现实束缚的自由领域,是遨游飞翔于现实上空的真正艺术精神。梦,是对醒的否定;死,是对生的扬弃。在封建时代,人(青年男女)的身体和思想都不自由,只有梦与死是自由的,其本质即对于现实束缚的摆脱,争得内在精神的自由飞翔。除了梦与死之外,尚有醉与幻。幻,即白日梦,由现实的清醒退入迷幻的境界;醉,也是暂时将客观实在关在意识之外的一种迷醉状态。梦、幻、醉、死,本质为一,程度差等。浅层的是幻与醉,深度者则为梦与死。杜丽娘,其情深者也,故先梦而后死,为情而复生,一灵不昧,生死不渝,一情不泯,出生入死。
汤显祖“知音破律”,“四梦”主要供宜黄腔演出。汤显祖说:“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也?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桂冠而为密者,则形骸之论也。”舍形骸之肉欲而执梦想之灵性,追求脱略形骸之似的心灵自由,以绝对自由的艺术想象来创造理想主义的情感世界,鄙弃“恒以理相格”而甘愿充当“情使”。汤显祖尚“情”而非理的文艺美学思想,有着远比反封建礼教丰富得多的价值内容。另一方面,表现在《南柯记》、《邯郸记》中,由梦幻与现实二者的分立达到了合一,现实都是梦幻,梦幻是现实的形而上质。人生是一个不断展开的运行过程,而终极的目标是没有的。这是对人生的更为清醒的认识,简单地概括为虚无、失望、消极是不够确切的。虚的梦幻之中蕴含有真实。汤显祖晚年“人生如梦”的思想在作品中的表现有二重性,有消极的一面,也有对黑暗丑恶世态的否定与批判,即有积极进步的一面。
质言之,梦幻,是作者整合材料、结构戏剧的一种方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