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电影,不适合三观党看(6)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电影《绿光》剧照。
《绿光》的女主角就一直在寻找她内心深处和她心灵最契合的爱,电影讲述了她矢志不渝的追寻,最后获得了一个神迹般的呼应。这部电影对于我们理解侯麦以及他的伦理观、宗教观和情感观提供一个要点,因为我们知道基督教的核心概念就是爱,上帝的本体就是爱,这个不是我个人的观点,它真的就是侯麦自己的思考,对于爱和对于爱之本性的矢志不渝的追寻,才会带来跟神性最核心的契合。这一点可以见之于他最后那部影片,《男神与女神的罗曼史》,关于阿斯特蕾和瑟拉多的爱情,里面明确地表达了这样的内容。
侯麦在中国影响渐增,和“小康社会”有关
雅琴:如今许多文艺青年热爱的电影作品里或多或少都有侯麦的风格和气质,比如洪常秀、伍迪·艾伦,以及前几年的热门电影《以你的名字呼唤我》。导演卢卡·格达戈尼诺公开说过,侯麦是影响其创作的最重要的一位导演,包括贾樟柯也说过自己被侯麦影响。相比其他的“法国新浪潮”导演更具有“革命性”的影片,侯麦的作品似乎难以在电影史中定位。徐枫老师会怎样解读侯麦的影响?您是否期待中国出现侯麦的继承人?
徐枫:侯麦的影响,其实用一个中国的话,叫作“小康社会”,与这有密切的关系。当我们的社会相对稳定、富足以后,中产阶级人群大幅度增长,知识阶层也会随之增加,他们的日常生活、情感和伦理问题,一定意义上在全球范围内都会比较类似。每个个体的独立性都会比较强,个体对于伦理的看法也不会过于传统,起码有一定的宽容度。
他们对于个体自由的要求比较高,尤其对于个体思考的独立性的要求比较高,以及这些中产阶级的、知识化的个体对情感的标准要求也比较高,什么样的情感是他要的情感,情感需要和心灵契合到什么程度?这些东西都渐渐开始成为困惑。

他的电影,不适合三观党看


电影《午后之爱》剧照。
当我们把所有的条件聚合到一起,其实侯麦的影响渐增并不奇怪,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在整个80年代,我们都难以在中国找到对于侯麦有认同的导演。要到90年代中后期,甚至是2000年以后,我们对侯麦的兴趣才在观众中大大地发展起来,这确实是跟社会的语境有密切关系的。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