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心大剧院》:裂隙中的“新左翼文艺”

2023-04-22 来源:飞速影视
《兰心大剧院》是娄烨执导的第十二部长片。作为一部将时代背景设定在1940年代初的谍战戏,影片的主线是盟军间谍于堇重返上海,借演戏和搭救前夫之由,套取日军电报密码的故事。尽管影片选取了看似讨喜的商业类型片外壳,却引发了评论的两极分化。负面评价认为,影片丢掉了娄烨一贯的优点,人物形象生硬扁平,缺乏情感动力的支撑,人物关系复杂但过于概念化,细节交代模糊不清。正面评价则认为,影片不仅延续了娄烨作品一贯的主题和风格,而且将作者性很好地融入了类型片的叙事之中。
本文认为,《兰心大剧院》是大陆近年上映的影像创作中少有的具有鲜明左翼创作意识和风格的作品。通过手持摄影和独特的镜头语言,影片制造了一种具有临场感却又保持着意义不确定性的黑白影像。而借助戏中戏等多重文本/空间的互文装置,影片对现实与文艺的关系(例如文艺作品是否能够避免被缝合进齐泽克所言的意识形态秩序,穿越幻象)以及如何将符号身份转化为行动资源进行了深度探讨。也许可以将其视为新左翼文艺在国内的最新发展。这也许是娄烨创作团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意义的沉默
《兰心》在剧情和人物设定的整体框架上借用了虹影的小说原著《上海之死》。通过于堇与其养父休伯特(盟军情报机构领导)、左翼戏剧导演谭呐、重庆军统白云裳以及前夫倪则仁等人的复杂关系处理,我们可以看到女主角于堇必须在不同的身份之间切换,以推进获取日军电码情报的任务。

《兰心大剧院》:裂隙中的“新左翼文艺”


原著《上海之死》再版但影片在旨趣和主题的探索上却与虹影原著产生了一定的距离。实际上,通过人物关系和关键情节的改编、戏中戏的替换以及多重文本的互文,影片似乎形成了一个“歧义丛生”的符号系统。而于堇扮演者巩俐刻意而为的内敛表演方式,以及创作者后期较为碎片化的剪辑,使观众更加难以在固定段落或场景中获得预见性的统合读解。由此产生的竞争性的意义系统可能令院线观众感到迷惑。作为类型片而言,人物行动背后的情感弧线一旦缺乏确定性,这将是致命的。但这却并不是编剧或表演失误造成的。通过对影片所涉及的不完整文本的回溯,我们会更容易理解电影如此处理的意图。实际上,影片里上演的戏中戏由虹影原著中的《狐步上海》被替换成了《礼拜六小说》,而后者内容基于日本新感觉派作家横光利一的小说《上海》。我们很容易忽略这部总是在单一场景中重复同一段台词的戏中戏,因为它似乎并不能给我们理解影片中的现实生活——作为一种类型的租界谍战——提供信息,但它给我们的印象确实是一部那个年代可能出现的左翼戏剧——涉及罢工、罢工领导者的爱情(“革命 爱情”的左派文学类型),尽管其戏名所指认的恰恰相反。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