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在地性”与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表达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1949年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电影分化为内地、香港、台湾三个分支,香港和台湾电影都经历了“续写上海电影传统”与“发展本土化电影之路”的两个阶段,反映出半个世纪以来两地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的变迁与文化认同游移的错综文化现象。相比较而言,起步较晚的台湾电影的本土化过程可谓漫长又曲折,可以说历经台湾新电影与当下的台湾电影复兴浪潮的两次电影运动的“在地”表达,才共同完成了台湾电影漫长的本土化之路。族群冲突与岛内的政治分歧令“本土化”与“在地性”在台湾成为一个有特定含义的概念。著名学者李道新教授曾指出,在台湾,“在地”是一个带有方位感和族群认同的特殊名词。如果说方位感指的是“在地”表层的地理区域概念的话,族群认同则指出了其中所具有的政治意识形态的意味,这显然令台湾电影的本土化包含着一些特殊的意义和特质。
本文尝试厘清形成台湾“在地性”文化的历史文化因素以及台湾电影复兴浪潮“在地”表达流露出来的新特点。
一、台湾“在地性”文化形成的历史文化因素
台湾岛虽然地域狭小,但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多族群文化共处以及长期的殖民地历史的经历形成了台湾迥异于内地、香港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形成台湾“在地性”文化特质的历史文化因素错综复杂,但有几个因素是无法忽略的:最初的移民群体形成了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文化根基,殖民文化的影响与渗透以及全球化语境下文化的交融共生,构成形成当下台湾文化形态的内外因素。
移民形成台湾多族群文化的共存。经济和政治的原因造成台湾历史上的多次大规模移民,历次移民形成了台湾四个族群共处的局面。原住民是在岛上生活居住8000年之久的居民,主要族源是大陆南方的古越人(也有一说是台湾原住民来自马来——玻里尼西亚地区),占台湾人口比例在2%左右; 400年前陆续从大陆的闽粤地区迁台的福佬人,是台湾社会的第一大族群,人口占到台湾总人口的70%;第二大族群客家人自18世纪20年代从内地陆续来台,约占15%。外省人则是指1945年之后随国民党陆续迁台的大陆各省人,四个族群共同构建了台湾在地文化的雏形。但是由于在台湾,生存与竞争令族群的关系紧张,弱势族群的被边缘化(如原住民)、被同化(如客家人)贯穿族群共处的历史中,福佬族群因人口的绝对优势,其文化在台湾社会占据绝对主流,由此形成以福佬文化为主流的多族群文化是台湾本地文化的主要形态。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