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在地性”与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表达(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 使用本地方言、描绘台湾生活,由台湾本省作家发起的乡土文学运动被解读成为抵抗宣扬“中国意识”、压制“本土意识”的国民党政府的一次文学运动。但实质上这次“推动台湾本土文艺”的“乡土文学运动”是在台湾文学背离传统的“西化”倾向背景下呼唤回归民族传统的努力。受台湾乡土文学直接影响的台湾新电影则以多元声音、多元叙述的暧昧影像在在地表达中呈现对历史的思考。

独特“在地性”与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表达


当下正在发生的台湾电影复兴浪潮的创作,也集体表现出“在地”表达的自觉,但显然它与新电影发生在不同社会语境下,它呼应了社会学家罗兰·罗伯逊提出的“全球本土化”的概念,更全球的同时也更在地。不同的经济、文化、社会背景,令两次“在地”的表达侧重点不一样,新电影时期是在国语/方言、以内地为背景建构的家国想象/从本土的历史经验建立文化认同形成一种关系紧张的二元对立背景下的创作。而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性,则全方位地凸现了全球化下在地台湾建立标志性地域文化的努力:开始逐渐建立新的历史思考的架构、重新勾勒本土空间图像、对族群关系的重新思考以及对本土民间文化的张扬。
1、 新的历史思考架构的建立
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众多风格多元的创作中,发掘不同族群历史来建构台湾历史框架的作品,开启了台湾影像历史书写的新格局。这些作品开始打破台湾光影历史的一种固定时空和主体:常常以“台湾光复”作为历史思考的起点,和约定俗成的历史主体——仅以汉人的历史经验作为依据,构建历史事件和空间的格局的定式。出现了第一部客家语电影——由洪智育导演的《一八九五》(2010),影片将客家人一段荡气回肠的抗日历史搬上银幕,是这个逐渐自我隐形的边缘族群参与建构台湾历史的开始;出现了第一部原住民史诗电影——魏德圣《赛德克·巴莱》(2012),让这个在银幕上失语并常常被奇观化的族群留下他们“野蛮的骄傲”。如果将其与2011年另一部优秀原住民题材电影《不一样的月光》,放在一起来看的话,是不是可以说在台湾岛上生活了八千年历史、从未被纳入台湾影像史的原住民真正被纳入台湾影像史的书写中。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