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在地性”与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表达(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叶蓁《向往台湾:文化想象中的小说、电影和国家》,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8月版,第246页。
叶蓁《向往台湾:文化想象中的小说、电影和国家》,台湾书林出版有限公司,2011年8月版,第51页。)
2、本土空间图像的重建
台湾电影在上世纪50年代才起步,起步之后的政宣电影、主流商业电影(琼瑶爱情文艺片、武侠片)仍在一遍遍地演绎着故园中国的乡愁,这个岛屿的地域风情直到上世纪60年代的健康写实主义作品中才让人惊鸿一瞥,《养鸭人家》、《蚵女》等影片让观众看到了岛上渔民的生活空间和生活经验。此后再次大规模地捕捉在地经验的电影创作就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的台湾新电影,台湾新电影提供了一幅质朴和谐的农耕社会和工业文明下价值失范的都市场景,城乡的二元对立成为近三十年来台湾影像提供的深入人心的固定空间形象。
当下的复兴浪潮对在地空间的建构跳脱了人们对台湾固有的空间印象,展示出更广阔的岛屿地理空间,反复以环岛为话题结构故事就体现出创作者的这种努力。环岛成为一种最直观展示台湾空间地理特质的方式,并成为许多影片建构情节的桥段,如《单车上路》(2006,李国毅),《单车环岛日志》(2007,陈怀恩),《最遥远的距离》(2007,林靖杰),《带一片风景走》(2011),甚至在纪录片《飞行少年》、《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中都记录了少年、老人的环岛旅程。影片中环岛往往被赋予了一种情感救赎、寻找自我、励志的精神内涵。行程912公里的环岛将台湾由南到北不同风情的沿途风光一网打尽。当然环岛不仅是展示异域风情,它还用影像建构起另一个新鲜的视觉空间——一个自然的、阳光的、乡土的台湾,迥异于之前影像中的台湾留给人们的那种都市的、拥挤的、潮湿的、压抑的、隔阂的印象。
原住民题材电影《赛德克·巴莱》、《不一样的月光》、《山猪、飞鼠、萨克努》、《飞鱼》在展现原住民族群的文化和生活经验时,也给我们展现了原住民“山海文化”的特有空间环境,这些在以往的台湾电影中都未曾被专门或者充分表达。有些作品则努力在影像中树立新的城市地标,如《六号出口》、《西门町》中的新旧文化并置、交通商业和流行文化集散地的台北西门町,《艋舺》中帮派文化滋生和聚集的台北西区艋舺地带,都在影像中为台湾勾勒出新的空间图像。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