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在地性”与台湾电影复兴浪潮中的“在地”表达(7)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台湾的各个族群都有各自不同的历史和风俗习惯,彰显各个族群的历史文化无疑拓展了以往台湾在地表达的空间。
4、在地大众文化和民间文化的呈现与张扬
从当下的台湾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多当地的时尚流行文化元素,如《六号出口》、《西门町》、《给未来的信》、《人鱼朵朵》、《第三十六个故事》、《熊熊爱上你》等影片对当下台湾流行文化和年轻人生活方式的捕捉和呈现,那些喃喃自语和沉溺于个人世界的“私角落”都传递出更多在地大众文化的信息,迥异于台湾新电影时期把目光投向历史和现实思考的宏大叙述,构建了一幅新的台湾大众文化的图景。
民俗以仪式化的方式表现当地人代代相传的对自然、土地、生命的认知和态度,表现的是一种纵向的文化传统。在台湾,很多民俗依然保留着它的仪式化的传统,民俗表现也成为台湾电影复兴浪潮创作中,强调在地文化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阵头文化(2008年的《敬盛堂的春大神》、2012年的《阵头》)、丧礼风俗(2008年《一席之地》、2010年《父后七日》、2016年纪录片《日常对话》)、节庆民俗表演(2014年《铁狮玉玲珑》)、饮食文化(2011年的《鸡排英雄》)、办桌文化(2013年的《总铺师》)纷纷被搬上大银幕,2013年歌手任贤齐还将台湾民众狂热参与的妈祖绕境拍成纪录片《妈祖游台湾》,历时九日八夜跟拍台湾民众跟随妈祖绕境的整个过程,期间不同年龄段的民众徒步行走的坚持、妈祖绕境每个进程的重要仪式、沿途民众以不同方式表达信仰的热情,在在勾勒出一幅集民间信仰、民俗表演、地域美食于一体的风俗民情画。
这些增加了台湾电影在地性的内涵和可辨识元素。当然,在地的民间文化既彰显了台湾的本土文化特质又显示了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文化渊源。
结 语
“台湾社会的差异性以及冲突的多样性——包括阶级、性别、族群、性向的歧义——已经受到台湾电影与文学的正视。从许多方面可以看出,越来越多人开始留意台湾内部的多样性。”当下台湾电影创作显然在努力捕捉、呈现、思考在这种多元文化语境下台湾在地性的本质是什么?在以往的台湾凸现文化的多样性和本土化似乎总暗含了“分离主义”的潜台词,而这些也往往被台湾的“本土派”作为“去中国化”的重要“依据”。但实际上,台湾的每一处在地经验的表达,都恰恰印证了台湾与内地同源同根不可分离的文化本质。当然我们也必须承认,两岸的不同历史经验,使台湾在主体上承继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又形成了不同于内地的近现代历史文化,它与地域文化结合发展出来的独特在地性,是一个自然的发展过程,就如同地域广袤的内地即便沿着同一个历史轨迹发展,依然存在个性鲜明的不同地域文化一样。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