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深深(一)(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雁塔的周围,除了北侧与雁塔路相连,都是空闲的林地和一些临时建筑。时光荏苒,岁月不老,不觉间,这些空地上建起了些园子。东侧是曲江春晓园、蔷薇园,西侧建成了盆景园和雁塔西苑。闲暇时光,经常穿过盆景园去大雁塔和曲江春晓园散步。盆景园小巧玲珑,是苏州园林和唐风结合的风格,曲径通幽,园子里盆景错落有致,缩微大千世界。就连一片雪松林也融入精致的环境里,如案几上的一处盆景。散步其中,闲适惬意。曲江春晓园取唐诗诗意,还带些日式风格,小桥流水、奇石轩榭、绿草如茵,便常常散步其中。眼见得它添加了些佛像,立起了刻满唐诗的灯柱,许多树丛被改成大片的草坪,成了大雁塔景区的一部分。有一年深秋,在园子里散步,看着纷纷落下的黄叶,忽然心头升腾起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的凉意。这精致繁华里,曾经是什么模样?
有一天,看见曲江春晓园南门上挂起了唐慈恩寺遗址公园的牌子。心想,唐代慈恩寺原来规模这么大啊。这几处精致的园子,上千亩大,千年前,都曾是慈恩寺的一部分。我不知道,这一千多年里这里都发生了什么,让慈恩寺一点点的被蚕食,到民国时候,民房已盖到大雁塔脚下,剩下十来亩见方的寺院。有一帧民国时期慈恩寺的照片,院落里杂草丛生、遍布坟茔。若不是有大雁塔坚守,是不是会消失?现在,又以另外一种方式成长,遗址上生出了公园,发展成了今天热闹非凡的大唐不夜城。历史就这样的,长大了,消亡了,又长大了。再后来,大唐芙蓉园恢复了,比唐慈恩寺遗址公园大几倍的大唐不夜城出现了。这一个充满沧桑的变迁过程,由小到大,盛极而衰,周而复始。
大慈恩寺自带明星气质。打诞生的那一天就是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贞观二十二年(648年),太子李治为追念母亲文德皇后,祈求冥福,报答慈母恩德,敕令建寺,复令玄奘法师自弘福寺移就大慈恩寺充上座,纲维寺任,翻译佛典。名寺高僧、鸿篇巨制、相映成辉。652年,玄奘建大雁塔。塔建成了,就像大唐的眼睛,注视着后世。唐太宗李世民和高宗李治都在大雁塔留下了印记,亲自撰文《大唐三藏圣教序》、《大唐三藏圣教序记》,著名书法家褚遂良手书,勒碑塔下,记述大雁塔与丝绸之路佛教传播的历史。人称“二圣三绝碑”。为大雁塔增辉。后来,慈恩寺成了唐代长安三大译经场之一。玄奘曾九移其地翻译西域经书,在慈恩寺译场时间最久,译经最多。达十一个年头,译经三十五部。使这处道场奠定佛教传播史上重要地位。在慈恩寺,玄奘根据《唯识论》创立唯识宗,其弟子窥基完成唯识的理论体系。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