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平的去世,对中国电影意味着什么?(2)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史诗都是某种程度上的「伪史诗」——这些影片最终都简化到情欲二字,将深宅大院变成历史的阴宅,让过往的人物形如鬼魅,并且将某种压抑和猎奇感单向放大。文学家为之提供了「厚重」的内核,电影人则是根据其中的力比多做出形式延伸,其中究竟谁的贡献更大至今仍待商榷。这些作品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特有的生命冲动,是时代的造物,但不能被简单理解为中国电影美学的巅峰。
何平的不同,在于他并未完全投身这种「史诗-艺术范式」,而是果断地寻求商业类型。这一选择有教育背景的差异(其他第五代接受了科班教育,而何平则是在电影制片厂做副导演起家),也来自于一种电影文化的交融,八十年代注入内地影坛的新潮不但有李翰祥、张彻北上内地拍片,也有《追捕》《望乡》《人证》《砂器》《生死恋》等日本电影的美学映射。
在何平身上,这种美学映射最为直观,他独立挂名导演的第一部影片《川岛芳子》和香港导演方令正的《川岛芳子》几乎平行诞生。与改编自李碧华奇情小说的后者不同,何平的版本是一部「历史片」,虽然主演的气场上弱了很多(在该角色上没人能媲美梅艳芳),也缺乏风格上云遮雾绕的疏离感,但这部大道至简的影片在美学层面相对港版确实完胜。
依靠精心布置的榻榻米、推拉门、挂饰、服装、门廊、台球桌,《川岛芳子》打造出一个让今天的观众都足够惊讶的日式空间,运用了完全匹配这一空间的照明和镜头调度。沙滩上的逆光画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一种日式的浪漫主义;而片中诸多日本人的造型和演绎方式,令日本本土观众都为之信服。

何平的去世,对中国电影意味着什么?


更突出的,是影片最末淞沪会战的战场,芳子和岩原穿越各种断壁残垣,一位伏在地上的伤兵起身行刺未果被岩原击毙,此时人物的局部背影与伤兵倒地死亡的慢镜、前景的火焰与后景的浓烟构成一种融合加速与减速、客观叙述与主观视觉的奇特瞬间。
慢镜、凝滞和画面的加减速,是吴宇森的招牌风格,但也不要忘了其原初形式来自张彻的「死亡慢镜」(96格/秒)。在何平拍摄《川岛芳子》之前,张彻刚刚在内地拍摄《大上海1937》与《西安杀戮》,这是一代大宗师的强弩之末,但在内地始刮怪力乱神之风。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