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锐评|拒绝通缩:经济如何摆脱“不温不火”?(4)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其中,国计的部分包括解决卡脖子的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出口产品中升级的高端部分、专精特新、军工及政府部门等;另一元是民生部分,则是那些与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相联系的部门。在经济修复的时候,资金与资源,流向了国计部分,自然我们每个人很难感受到这种非均衡的修复。这也解释了为什么M2的增速维持了两位数的增长,但物价仍然维持不变。M2应的是基础货币的派生效果,即M2=货币乘数*基础货币。在同样的基础货币之下,更低的存款准备金率往往对应着更高的理论货币供给。因此对于实体企业部门来说,M2是一个衡量理论信贷供给总量的指标,而社融反应的则是实体经济的实际信贷需求。3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3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7079亿元。贷了款就需要投资,然而根据统计局的数据: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了5.1%,且其中基础设施投资 8.8%,但民间投资仅增长0.6%。
也就是说,这些货币供给确确实实主要流向了所谓国计部门,而大多的中小企业主、求职者就会感受到收入减少、工作难找,进一步预期走弱。
03
为缓解我国当前可能面临的经济趋冷压力,应如何综合运用宏观政策工具?
余永定表示,还是要依靠投资,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也要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扩张性力度。
在总需求不足的条件下,由于存在所谓“推弦”现象,扩张性财政应发挥主导作用,货币当局则应该积极予以配合。2023年财政预算显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量23.63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7.5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赤字3.88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赤字率为3%,赤字率高于22年的2.8%。问题是:为实现5%的GDP增长目标,3.88万亿元财政赤字是否能对总需求形成足够的刺激呢?考虑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刺激强度时要注意三点:第一,财政收入增加是否减少了公众购买力?第二,财政支出增加是否增加了对社会产品和劳务的需求?第三,用何种方式为财政赤字融资?如果财政支出创造的需求大于财政收入减少的需求,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贡献就是正的。从上述观点出发,可以发现,虽然2023年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实际刺激力度大于财政预算显示的力度,2023年中国扩张性财政政策对GDP增长的刺激力度同2022年的刺激力度大体相同。
但2023年GDP的增速目标比2022年GDP的增速高2个百分点。这种情况说明,政府还有进一步加大2023年财政政策扩张力度、提高赤字率的必要。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