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一颗流星的正确态度(5)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福雷斯特的兰波
但在文本之外,在书写活动之外,货真价实地存在着铁一般的“宏观真实”。福雷斯特也从不否认这一点。《一种幸福的宿命》是他又一次寻找落脚点和对话者,并又一次遁入庇护所的尝试。但和讲述薛定谔相反,他很少讲述兰波的真实生平——那是传记作家的工作;他对兰波的倾心,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兰波的写作生命之短促,他的生命能量集中在短短的七八年内爆发,随后就熄灭了。
在公认的权威传记《兰波传》里,作者让-吕克·斯坦梅茨为兰波的大半生下了定评:他像一颗流星,“走得太快了……他逃走了,消失了,接着又出现在人们眼前。我们只能看到他行进后留下的残余物”。他每到一个地方就会写信给朋友,可是朋友们只能通过想象来拼凑他的踪迹,而后世的人更是不甘心承认,以兰波的天纵之才,他竟可以在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搞更多的文学创作,他们相信兰波一定有未发表的作品,哪怕它们已被销毁,也值得让销毁的真相水落石出。
只有兰波死时的情形被还原得很具体:一条腿被截肢,癌魔在剩余的身体里蔓延,剧烈的疼痛,头脑紊乱,不住地喃喃自语,处于谵妄之中。学者考证,是风湿病转化为滑膜炎,进而形成肿瘤,最后产生了癌细胞,而没能治愈的梅毒在他的最后几天发挥威力,加剧那些病痛。死前的兰波一直在咒骂医院的看护人员,吐着唾沫,景象凄惨。
基于此,后世的人认定兰波皈依基督教,其实也是在为兰波找安慰。可福雷斯特显然认为,不如恢复对兰波作品的吟读——那才能为他造就第二重生命;同时,这种重读无需以搜罗更多的佚失之作为基础。取道兰波的文字,他绕开了那有限的事实和无限的猜度;在兰波现存的总量极为有限的文字中,他抽取了26个词语,它们的首字母对应于字母表中26个字母,然后阐释它们,“仿佛它们和我休戚相关”。
“仿佛”二字可以拿掉,因为遭遇过丧失的人,很容易从随机得到的符号中看出“神谕”来,从中得到对自己的丧失的解释,并获得安慰。然而福雷斯特又说,他不信什么神谕:“我一刻都没有把兰波的作品看成是某种蕴含世界真谛的圣书——更不用说是我自己人生的真谛。然而,完全无需信仰某一神明,就可以信赖形成这一信仰的宗教仪式。”
如果你去求助于一副塔罗牌,则阐释的权力掌握在懂塔罗的人的手里,由他或她来告诉你牌语的意思;如果你去问卜,你也要听取周易专家对卦语的翻译。而福雷斯特坚持要自己来解释兰波的词语。在这本小书中,没有任何一位相关的专家被提及,有的只是作者的个人经验和兰波的只言片语之间形成的角度——只是一个角度,连“吻合”“呼应”“印证”都谈不上,但角度已足够构成对话,引起启示。这正如对待一颗流星的正确态度,是注目并把它记住,而不是许愿。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