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横山老腰鼓”的前世今生(3)
2023-04-24 来源:飞速影视
因而,关于陕北腰鼓的起源仍然停留在探索阶段。
老腰鼓是怎么来的
大致说来,关于横山老腰鼓的起源,目前流传有三种说法:
一是战争说。横山地处边陲,西与内蒙古自治区毗邻,无定河蜿蜒通过县境之北,明长城在县西北贯穿达85公里之多,历来为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王朝的飞兵逐鹿之地。居民多为戍守边关的军户,常年带着腰鼓,每遇敌情,便击鼓为号,以一传十,鸣警御敌。骑兵冲锋时,其余士兵也以腰鼓助威,激发斗志。取得胜利后,将士们燃起篝火,围坐狂欢,也少不了击鼓庆祝。后来随着战事消停,腰鼓渐渐由军旅传至民间,成为一种纯粹娱乐的民间艺术。
这是关于老腰鼓的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根据。现在老腰鼓的许多场图就是以战争阵图命名的,如“马方困城”“秦王乱点兵”“划四门”“卷席子”“卷心菜”等;走的场子,如“大滑四门”“黑驴滚昼”“转九曲”“十二莲灯”也是根据战时阵图演变过来的。演员们穿的服装,挎鼓子(男角)头包黑布,戴无顶草帽,上穿钩云布衫,背印贯钱图,下穿灯笼裤,脚蹬黑布鞋,活脱脱一个戍边将士的装束。2019年1月15日,我与田青、王克明、李建军诸先生在横山武镇,现场观看了元庄窠老腰鼓的表演,一见鼓子手的装束,就乐了,这和年画上李自成的造型太像了!不用化妆,直接让这些老腰鼓队员演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没有任何问题。
陕北方言专家王克明先生与老腰鼓艺人但这仍然只能是一种推想。试想,腰鼓既是将士随身携带,就不可能太大,遇到敌情,击鼓传号,就不可能传太远。而边地多风,地广人稀,峁梁相隔,道阻且长,除非漫长的国境线上布置一条长长的人墙;否则,怎么可能通过击鼓传递声音信息?如果击鼓真能传递敌情,还要长城上的烽火台干嘛?因而,说打仗时擂鼓助威,我信;胜利后击鼓庆祝,我也信;但说靠小小的腰鼓传递敌情,我不信。二是祭祀说。老腰鼓的重要载体是鼓,鼓作为一种历史悠久的乐器,被古人赋予了许多神秘的文化信息。他们认为“鼓能通神”,因而,鼓作为人与神交通的重要媒介,常常被用在一些重大的宗教祭祀活动中。传说黄帝大胜蚩尤后,部落成员为了庆祝胜利,就携带腰鼓,扮作魑魅起舞。《吕氏春秋·季冬纪》亦载:“当岁一日,击鼓驱疫瘟之鬼,谓之害除,亦曰傩。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