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上班即上坟”的郑嘉励:用最极端的语言形容盗墓对文物的破坏都是合适的(6)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吕氏家族在明招山形成了五代人的家族墓地。吕氏子孙散居在各个地方,住得最近的距离金华也有一百多里地,但上百人去世都埋在这里。这样的行为背后有着很大的观念的支撑,和中原地区原先的族葬传统有关。当然,到了江南,族葬也产生了很多变化。这样做研究,就把对一个墓葬的研究就放在了长时段的历史脉络中去,也把中原和江南连接起来。我在30岁之前,看到一座墓就是一座墓,现在我可以将这些墓看成一盘大棋里面的几颗棋子,当中最关键的一颗就是明招山吕祖谦家族墓地,这颗棋子把整盘棋盘活了。
界面文化:刚才谈了承上,那它是怎么启下的呢?
郑嘉励:中原地区家族墓地南渡以后在江南的做法,影响到了元明以后的士大夫、理学家的做法,这样就在逻辑上串成了一条线。江南地区每个人都追求“左青龙、右白虎、前有案”的风水,没有办法形成族葬。风水是世俗化的追求,族葬是儒家伦理的追求。有些读书人调子唱得很高,去世之后却不听圣人说的,只听信风水先生,造成骨肉分离、兄弟离散,甚至大儒朱熹也这样做。很显然,世俗风水观念对儒家伦理造成了破坏,理学家会就束手待毙吗?他们想出了取法《周礼》的“昭穆族葬法”:家族统一葬在一块墓地,不同人之间根据长幼尊卑安排位置——就像主席台上官位最高的坐中间、第二的坐左手下、第三的右手下,墓葬也是一样。在整个两宋时期,这种做法只是一种观念,从目前的考古发现来说,没有一户人家是这样做的。
但是到了元代和明代,这批墓葬在江南地区出现了,后来又影响到了中原地区。这个灵感来源于我在温州龙湾区调查明代王氏家族墓地时,这个家族在明代嘉靖年间出了很多进士,前面五代人都埋在上朱垟的一片山上。后面几代人有些人的墓埋在山上,但有些人的墓旁边就是山,他们却埋在了平地里。江南地区地下水位很高,埋在平地显然不合适,稍微一挖地下水就出来了。那么他们为什么放着高地不用,而要在平地上修墓?因为如果把墓埋在山上,只能像吕祖谦家族墓地一样,做到几代人相对集中,没有办法把位次按照顺序排列。只有在平地上,才能非常理想化地埋起来。果然是这样,只要在平地上的墓地,就是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埋葬;在这种墓地里,风水的因素已经降到最低,最大化地呈现出了儒家伦理的追求。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