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西里》与《2012》:中西方不同的生态关怀与文化取向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角度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递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销蚀。
生态电影是从20世纪70年代科普电影或环保纪录片发展而来的,走过80年代和90年代隐现于故事片、娱乐片、科幻片、卡通片之中的潜行时期,到21世纪终于初露峥嵘,《后天》、《日本沉没》、《世界末日》、《澳洲乱世情》、《水啸雾都》、《2012》、《阿凡达》联袂而至,席卷全球,显示出生态电影,特别是生态灾难电影磅礴气势。

《可可西里》与《2012》:中西方不同的生态关怀与文化取向


相对于西方生态电影浪潮的汹涌澎湃,中国生态电影多以非商业的严肃形象出现,《可可西里》、《嘎达梅林》、《卡拉是条狗》等影片以及《樱桃》、《花腰新娘》等大批原生态电影的涌现,都充分显现出生态电影在中国强劲的发展势头。

《可可西里》与《2012》:中西方不同的生态关怀与文化取向


但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生态电影显然存在巨大差异,姑且不论电脑特效、剪辑合成等技术层面的问题,仅以电影文本中的叙事视角及叙事伦理而言,就各有其面目,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方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
《2012》作为好莱坞生态电影中的“航空母舰”,依靠卓越的电影技术制造了迄今最具视觉冲击力的灾难图景,俨然是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的典型代表。
而作为中国最为人公认的生态电影——《可可西里》,更准确的说也应该是迄今最成功的中国式生态灾难电影,在人与自然、人与动物共存空间的重重危机之中反思地球生态问题,典型地代表了中国式生态电影的叙事习惯和叙事伦理。
相关影视
合作伙伴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