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杀人案引发的百年争论,徐元庆为父报仇到底该不该杀(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所以自从汉武帝开始,儒家思想总是以冠冕堂皇的理由出现,从而暗中和法家的理念思想发生冲突碰撞,一旦两种思想发生矛盾,处理的好会让各方都很满意,处理的不好要么损害国家权威,要么降低儒学正宗,这两者都是很不好的结局。
这方面做的最好的就是唐代的《唐律疏议》,这是一部法律条文和法律解释合二为一的法典,解释部分充分融入了儒家思想,可以说是“入礼于法”,很多地方都完美解决了礼与法的冲突。
下面这个案子就能充分说明,在唐代国家是如何努力平衡礼与法的冲突的,又是如何通过不断的探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礼与法的关系。
(2)御史被杀,震动朝野
唐朝武则天时代,发生了一件震动朝野的大案,一个中央大员在驿站被服务生杀了,这下子朝廷可炸了锅,杀的不但是中央大员,而且是在官办的宾馆杀死的,这下子各种风言风语可就迅速传开了。
死的人叫做赵师韫是一个御史,到地方监察工作,我们知道御史干的都是得罪人的活,所以动不动就会有人身安全威胁什么的,这次御史被害直接刺激了人们的神经,一般人立马会想到的什么政敌报复买凶杀人等什么都有。
还没等到人民群众摆好小板凳开始吃瓜,真相很快就水落石出了,原来杀人凶人根本就没有逃走,而是杀完人之后很淡定的去公安局自首了,而且供述称完全没有人指使,都是自己干的,凶手叫做徐元庆,为了杀人故意在这个驿站做服务生,为的就是要杀赵师韫,因为他们两个之间有仇。
按理说杀人凶手也认罪了,应该是一桩简单的案子,没想到案子却层层上报,一直到了武则天那里,怎么事实如此清楚的杀人案,会引来武则天的关注呢?
原因就处在徐元庆的杀人动机上,徐元庆是为父报仇才杀死的赵师韫,这要是放到现在根本没问题呀,按照法律杀人罪该怎么判就怎么判,可是在推行儒家思想的古代社会,这件事可算是难倒了官场无数个聪明的脑袋。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