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如何振兴(2)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在实践层面,毛泽东不仅强调中国农民内在地具有勤劳、勇敢、智慧、乐观等宝贵品质,指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⑥],而且与当时的进步文艺工作者频频互动。他鼓励和要求文艺工作者将对大众的政治情感化作审美情感,多去描摹农民群众的正面形象和英雄事迹,纵使批评也要自觉地 “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保护人民、教育人民的满腔热情来说话”[⑦]。新中国成立后,文化大众化特别是尊重乡村、尊敬农民的精神内涵,一直贯穿于毛泽东探索社会主义文化改造和建设历程。在他的号召下,农村题材成为文艺创作的热点, 《红旗谱》 《创业史》等反映农村新秩序、新气象的文学作品,以及赵树理、柳青等与农民血肉相连的现实主义作家大量涌现,有力配合了当时农村的社会改造和移风易俗。例如,柳青在 《创业史》中,运用鲜活的农村生活素材,深刻描摹了党领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给中国农民的思想、情感、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带来的巨变,用生动的农村故事讲述了农民“翻身”特别是 “翻心”的伟大转折。
《创业史》一经发表便在农村引起热烈反响,主人公梁生宝也成为土地改革和合作化进程中经典的农民形象,鼓舞了几代人。总体上,大批农村题材优秀作品的出现,使农民在文化舞台和社会舆论中不再是曾经旧戏舞台上的 “渣滓”[⑧],而是成为有血有肉的主流、正面形象; 乡村也从传统历史叙事的边缘、盲区中走出来,开始以昂首阔步的崭新面貌赢得全社会的关注和尊重。可见,文化环境的转变为乡村精神面貌的彻底革新奠定了基础。
二、以本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内部凝聚整合
近代以来,中国乡村曾长期面临结构破碎、产业荒芜、精神空虚的困境,小农因其固有的涣散性、脆弱性而无力改变生存现状,在历史怒涛中如飘萍般自生自灭,反映在文化和普遍心态上则是“做奴隶做久了,感觉事事不如人”[⑨]。而刚刚获得解放、分得土地的农民往往满足于传统意义上的“发家致富”,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支援国家工业化建设等宏观主题不够理解,也缺乏相应的积极性。毛泽东认为,分散、低效的小生产以及文化的低迷和心态上的自卑,与社会主义和现代化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必须帮助农民在思想文化层面进行社会整合和动员,使他们 “组织起来”,对乡村社会结构和文化生态加以彻底改造,增强农民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改变乡村落后的面貌。对此,毛泽东的主要探索方法之一就是利用农民熟悉的乡村话语、本土素材,增强乡村文化的凝聚力和农民的集体身份认同感。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