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真实!洞察“好好先生”形成的诱因(5)
2023-04-25 来源:飞速影视
将科学理论所强调的“理性经济人”异化为“自私经济人”。“理性经济人”假设,其初衷在于告诫每个人,要科学地估量自己的收益,因为自己的收益往往意味着别人的损失,在自己获得收益的同时利益受损者会做出反制措施。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过于自私自利,对别人利益损害过大,他就可能会遭到受损者的颠覆性反制,最终一无所获。真正符合“科学计算”的“理性经济人”一定会首先考量保障别人的利益,在此基础上谋得自己的利益,否则就会“竹篮打水一场空”。一些基层干部在接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过程中,误将“理性经济人”理解为了“自私经济人”,以至于慢慢滋生了“自私经济人”心理。与“自利经济人”不同的是,“自私经济人”只考虑自己获益而罔顾他人的利益损失,甚至明知损人也照样我行我素。一些基层干部在“自私经济人”心理之下,为了维持与其他同事、上级领导和下属的关系,忽视原则和纪律,有事打马虎眼,没事搞饭圈,一副“好好先生”的样子,完全忘却了人民群众的利益。
当然,这种“好好先生”因为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一旦群众行动起来依法维护自己的权利,他们就会被绳之以法,失去所有的私利。
“鞭打快牛”的存在。“鞭打快牛”指能力越强的人担当的工作任务越重,由此责任越多,有时受到的批评也就越多。从调研情况来看,“鞭打快牛”是少数现象,不过这种个别现象确实也打击了一些干部的积极性。由于“鞭打快牛”的存在,一些意志不坚定的基层干部就会觉得“不公平”,进而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工作上开始懈怠。这些干部在工作上开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热衷于创建各种微信群、QQ群,热衷于组织各种饭圈,以“沟通”的名义,将工作重心由服务人民转变为了不讲原则的维持“良好关系”,成了典型的“好好先生”。
“羊群效应”的影响。在某个单位出现一两个“好好先生”时,他们的行为就会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其他干部在关注、讨论新出现的“好好先生”的过程中,都会观望这些抛弃原则、不干实事的人是否会被组织惩戒。一旦组织未采取行动,一些思想意志薄弱的干部就会开始模仿他们的做法,且如果在进一步的行动中组织依然未采取惩戒措施,模仿者会快速增多。基层“好好先生”的蔓延就源于“羊群效应”的作用。
避责心理作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好好先生”的典型特征之一,它背后的心理诱因就是避责,即逃避任何可能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在别人工作明显违反纪律、违反原则时,目睹此事的干部为了避免自己被牵连进去往往会选择熟视无睹,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应付了事。一个人的避责心理往往会形成“情绪传染”:一旦有一个干部以“避责”的模式对待工作,他的避责心理会很快传染到其他干部身上去,最终使得一批干部都开始以“避责”的方式展开工作。于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成为常态,基层“好好先生”就有了市场。
本站仅为学习交流之用,所有视频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收集而来,版权归原创者所有,本网站只提供web页面服务,并不提供资源存储,也不参与录制、上传
若本站收录的节目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发邮件(我们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侵权内容,谢谢。)
www.fs94.org-飞速影视 粤ICP备74369512号